- 李碧珍;
福建是我国民营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民营企业稳步发展,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一些民营企业基本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进入了二次创业阶段。本文在阐述福建民营企业二次创业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相关的法规、政策的出台和改革深化,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福建推进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的重大利好以及民营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这些都是福建民营企业二次创业面临的新机遇。本文从创新创业机制、优化创业环境和企业苦练内功等三个角度探讨了福建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的基本方略。
2013年01期 No.178 13-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0K] [下载次数:368 ] |[阅读次数:0 ] - 陈宇;赖小琼;
本文以1952-2011年作为研究的时间序列,就福建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迁之间的关系作深入的分析,研究表明:(1)从"量"上来看,产业结构变迁对福建经济增长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发展与壮大是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支撑。然而,分组回归结果同时反映出这样的事实,即福建省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边际拉动作用要大于第二产业。基于此,在接下来的经济工作中,应高度重视省内"三农"建设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2)从"质"上来看,产业结构变迁是影响福建省内劳动生产率的主导因素。但由于产业结构存在要素资源"反配置"和"同质化"等问题,以过度投资为突出特征的"重化工业化"浪潮可能对福建经济未来的稳健发展形成严重威胁。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在第五部分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2013年01期 No.178 20-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3K] [下载次数:1036 ] |[阅读次数:0 ] - 林姗姗;
人口老化加剧、人口平均寿命提高和传统家庭结构改变,促使我国长期照护的需求逐年攀升。因此,建立我国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已是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对我国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完整构建,利用相关因素的架构进行长期照护保险基金财务平衡的测算,以此评估我国实施长期照护保险的可行性与路径选择。
2013年01期 No.178 2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0K] [下载次数:1077 ] |[阅读次数:0 ]
- 赵毅衡;
不可靠叙述,是叙述学最关键的问题,有关问题却辩论了60年没有辨清。其中最令人困惑的,是"事实性"叙述(历史、新闻、广告、预言等)能不能不可靠?叙述不可靠是叙述者与隐含作者在意义与道德上的距离,而不是叙述与"客观事实"的距离。隐含作者是作者人格的替代,而事实性叙述的叙述者与隐含作者人格合一。因此,事实性叙述只可能不真实,或不可信,却不可能"不可靠"。这是符号修辞学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2013年01期 No.178 49-56+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5K] [下载次数:1229 ] |[阅读次数:0 ] - 胡易容;
古典修辞学术语"ekphrasis"本义为以语言获得栩栩如生的画面感——图像化再现。这一术语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化中历经口语、书面、艺术理论等不同使用语境,其外延逐渐抽空而内涵日渐丰富。尤其是在近半个世纪修辞广义化运动背景下,画面感的获得已经不再是语言修辞学的狭窄范畴。Ekphrasis的原初意涵扩展为跨媒介、跨渠道的符号修辞抽象理念——符象化。其根本,是唤起文化规约下的共通"心象"而非基于视觉感知的"图像"再现。本文总结了文化心象达成的三种机制,并指出ekphrasis这一新的意涵是当前修辞广义化运动推进至多媒介符号文本的必然结果。
2013年01期 No.178 57-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2K] [下载次数:1843 ] |[阅读次数:0 ] - 饶广祥;
反讽是现代广告最常用的修辞手法,但目前却极少有相关研究。广告经历了从狭义反讽到广义反讽的演变。本文首先对狭义的广告反讽进行系统讨论,并将其分为三个类型:"双读"式反讽、反语式反讽、自谦自贱式反讽;进而提出了广义的广告反讽,其在整个广告文本上的作用,表现为"远离商品的陈述"和"商品信息"之间联合互动。借用反讽的修辞手法,广告构建了独特的阅读距离,创造了强大的解释张力。
2013年01期 No.178 6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2K] [下载次数:821 ] |[阅读次数:0 ]
- 陈瑜;
宋元之际南宋遗民词普遍存在"以词存史"的创作现象。存史纪史的叙事性主题、词人行迹的叙事性记载,拓展了词体的功能结构,使南宋遗民诸家词作具备了叙事的功能。值得注意的是,南宋遗民词人这种创作实践,在部分词人的创作过程中不仅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当可视为一种有意识的创作自觉。纪实手法、褒贬笔法、铺叙手法及联章体的运用,可视为词人在艺术表现形式方面的探索。
2013年01期 No.178 7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8K] [下载次数:544 ] |[阅读次数:0 ] - 张永葳;
从明后期开始,在崇文思潮的影响下,人们开始将小说看作是文章的一个文体类别,认为小说也须具备文章的功能、特点和行文技巧,这一文章化的小说观我们姑且称之为"文章小说观"。明末清初"文章小说观"的形成促进了清代小说的雅化,使通俗小说呈现出文章化的创作方法和鉴赏方式,从而使"类文章性"成为明清小说的一个重要特点。"文章小说观"的出现昭示着通俗小说雅俗之变的开始,促进了清中叶文人小说与平民小说雅俗分流局面的形成,这是清代小说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
2013年01期 No.178 7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2K] [下载次数:324 ] |[阅读次数:0 ] - 张晓峰;
"新时期文学三十年"与"现代文学三十年"之间的巨大差异,显然不是各自的生成语境所能充分解释的。而当人们注意到现代文学史上的作家同新时期以来的当代作家之间的显著不同时,或许会对它们之间的差异性产生更深的体会与理解。第一,当代作家与文艺理论家、文学批评家、文学翻译的分离;第二,当代作家与社团成员、办刊人、刊物编辑的分离。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新时期以来的当代作家身份较为单一,由此折射出作家自身与当代文化可能都已经出现了问题。
2013年01期 No.178 84-89+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8K] [下载次数:386 ] |[阅读次数:0 ] - 李宗刚;
孙犁通过编辑和批评家这两个角色,利用编辑《文艺周刊》这个平台,发现、培养和提携了大批的文学新人,完成了文学的代际传承,并间接地参与到了中国当代文学、尤其是新时期文学的建构;然而,作为一个作家身份的孙犁的远去,以及一个身兼编辑和批评家孙犁的诞生,恰好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身体、疾病、社会、政治等内容,这其中又隐含了多少的时代喟然之叹。从某种意义上说,新时期文学能够和中国现代文学的优良传统实现对接,就不再是空穴来风。
2013年01期 No.178 90-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5K] [下载次数:310 ] |[阅读次数:1 ] - 颜桂堤;
文学与文化研究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两者间构成了一个"丰富的可能域"。文学研究为文化研究提供了其所缺失的东西,而文化研究也为文学研究打开了"新的视域"。考察文学与文化研究之间的关系必然涉及一系列重大的问题:文学研究的学科建制、文化研究的跨学科性、意识形态、文学性、经典、纯文学以及知识分子等。本文以文化研究的边界、意识形态为考察视角,探讨文学与文化研究的种种关联与可能性、丰富性。
2013年01期 No.178 98-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1K] [下载次数:519 ] |[阅读次数:0 ]
- 乔元正;
大学是知识生产的场域,其权力性格通过知识与权力的共谋关系得以显现。权力对知识的规训是"知识纪律化"的过程,知识准入与学科等级化是其主要内容。然而,权力与知识的存续逻辑无法完全通约,权力僭越将导致学术凋敝与主体理性的不彰,权力本身也难逃合法性危机。因此,权力必须节制规训欲望,以个性人格陶养、学术价值与真理标准作为知识准入与学科分等的原则。
2013年01期 No.178 124-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4K] [下载次数:546 ] |[阅读次数:0 ] - 郭少榕;黄仁贤;
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城镇化的加速,为县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带来许多新的景象:城镇化加速促使城乡一体化教育管理制度、县域教育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县域教师统筹管理制度等逐步建立,显著提升了县域基础教育的综合实力;另一方面,城镇化加速也使得县域优质教育资源迅速集中于城镇,乡村生源主动和被动流失,优秀乡村教师显性和隐性流失,有些乡村文化教育出现了衰败的迹象。福建省针对城乡教育均衡化的客观需要,采取了包括增加县域教育投入、合理城乡学校布局、加强县域教师合理调配与流动等一系列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县域教育的统筹发展。但在具体运作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深层次的教育理念问题和实际问题,因而有必要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加大改革力度,完善教育管理制度,全面促进县域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2013年01期 No.178 130-135+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4K] [下载次数:667 ] |[阅读次数:0 ] - 刘大伟;
台湾的陶行知研究经历了两个阶段。在1987年解除党禁之前,对于陶行知的研究除去回忆性文章外,只会在有关乡村教育的文章中偶有涉及。解除党禁之后,台湾的陶行知研究开始逐步深入,涉及到陶行知的师范教育思想、平民教育思想、幼儿教育思想、社会教育思想等多个方面,并呈现出研究起点高、专题性研究强、与实践联系紧的特点。借助学术史的视角对台湾陶行知研究进行梳理,冀望能够起到分源别派、承上启下的作用。
2013年01期 No.178 136-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1K] [下载次数:421 ] |[阅读次数:1 ] - 白福宝;林华敏;
精神疾病现已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大困境。现代性对科技理性和机械化生活模式的强调,导致人作为生物性的存在失去平衡,心灵和身体的活动失去平衡,这种失衡进而在源头上埋下了精神危机的种子。对此,我们要改变"现代性"生活理念,回归人的生物性和身体劳动,接近大自然,达到身体和心灵的平衡。心理治疗不应只依赖医院与药物,更不能"制造出"病人,而应本着人文关怀的精神,把"病人"当作正常人一样看待,激发他们积极生活的欲望。
2013年01期 No.178 142-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9K] [下载次数:357 ] |[阅读次数:0 ]
- 段怀清;
林纾与商务印书馆之间的关系,至少在20世纪10年代到40年代这一时期内,是一种在文化与商业市场双重意义上相辅相成的共生共存关系。这种关系既见证成就了林纾以及"林译小说"在现代翻译史和文学史上的一个传奇,亦成就了商务印书馆以一个作者为中心、通过若干既有商业市场包装促销之意又不失文化水平与行为品格的推销策略而造就一个知名出版品牌的传奇。通过对商务印书馆"图书汇报"以及相关文献的分析考察,不仅可以清晰地把握上述两者之间关系的基本历史面貌,亦可对这种关系的历史文化内涵,产生更为深切的认识与理解。与此同时,作为翻译家的林纾及"林译小说"在近现代语境中地位之变动,与现代知识的传播、现代文学的发展、现代学术体系的生成以及现代图书分类体系的建立,在一个阶段的同步之后,逐渐呈现出反向的互动关系。此类文学与文化现象,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系列"图书汇报"中,不仅有现象式的呈现,而且亦能与林纾及"林译小说"这一时期的现实遭际彼此互证。
2013年01期 No.178 148-154+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1K] [下载次数:498 ] |[阅读次数:0 ] - 余望;
从"知沟"假设视角,分析了开放存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认为政策和与之配套的相关措施是影响开放存取在我国进一步发展的核心障碍,应当充分利用开放存取的发展契机,采取有效措施,缩小和消除"数字鸿沟"。
2013年01期 No.178 155-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9K] [下载次数:282 ] |[阅读次数:0 ] - 冯浩羽;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健康传播带来新的契机。网络媒体由于其"多元互动性"、"实时性"、"渠道容量丰富性"等特性,对传统健康传播的议程设置产生实质的影响。本文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健康传播议程设置的机制、特性;并对当前网络健康传播议程设置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以期带来更加完善的网络健康传播议程设置。
2013年01期 No.178 160-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4K] [下载次数:1284 ] |[阅读次数:0 ] - 方亭;
名人博客借助名人效应形成现实身份与网络人气的暗合,而其"粉丝"现象则聚集为亚文化圈中的文化奇观。名人博客形象的确立是经过印象整饰的,同时无法回避商业化与消费主义的导向。名人博客的"粉丝"心理非常复杂,获取自我认同的从众心理是名人博客"粉丝"心理的基础,借此言彼的宣泄心理则成为其动力。名人博客的"粉丝"传播缺乏有效互动、消解平等交流、压抑个体而凸显群体、强化而非弱化权威意识,走的是伪大众、同质化的"粉丝"传播而非真正多元化大众的传播路径,从而背离了博客传播的初衷而显示出复杂的症候。
2013年01期 No.178 168-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6K] [下载次数:586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