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民平均主义?还是平均主义改造农民?——关于农村集体化运动与中国农民研究的反思

    温锐

    本文认为 ,平均主义不是农民阶级的主义或农民主体的意识 ,个体农民劳动者却是平均主义的“克星” ;农村集体化运动是一场以平均主义全面改造农民的运动 ,也是中国农民不断抵制平均主义改造的运动 ;以“一大二公”为目标的平均主义追求是中外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与贫民思潮和战时平均主义结合的产物。

    2003年05期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1012 ] |[阅读次数:351 ]
  • 20世纪中国农会制度的变迁及启迪

    于建嵘

    20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主线索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农民从传统的宗族组织中解放出来 ,逐渐成为农村社会政治经济关系的主体。在这个历史过程中 ,农民协会作为超越宗族关系的社会组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 ,受阶级斗争意识影响和历史条件的制约 ,农民协会只是作为政府或政党的政治工具 ,最终没有发展成为现代意义上的社会组织。

    2003年05期 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930 ] |[阅读次数:276 ]
  • 村治过程中的宗族——对赣、皖10个村治理状况的一项综合分析

    肖唐镖,戴利朝

    按西方主流理论 ,宗族作为“原始组织” ,将为“人工创立的社会组织”所取代 ,但在近 2 0年来我国农村宗族却出现了复兴的新情况。本文根据对 1 0个村治理状况的深度观察 ,从日常生活、村庄、行政村和村际关系等层面分析了宗族对村治的实际影响。指出 ,宗族在村治过程中发挥着双重性的功能 ,一方面 ,提供了较好的服务与帮助 ,填补了若干管理真空 ,避免了更严重的失范和无序 ,而且 ,强族组织与宗族集体意识成了抗拒行政权力不法侵害与剥夺的工具 ;但另一方面 ,宗族往往以狭隘的本族利益为归依 ,奉行着恃强欺弱的逻辑 ,并倡导男尊女卑 ,崇尚迷信。因此 ,不应简单地对宗族给以全面否定和肯定的结论。要构建农村治理的新秩序 ,虽然无法舍弃宗族 ,但是应当寻求新的资源和新的机制。

    2003年05期 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444 ] |[阅读次数:334 ]
  • 农民流动、SARS与公民保障网络

    徐勇

    由于长期形成的以城乡二元分割为基础的保障体制障碍 ,使上亿流动农民成为SARS攻击中十分脆弱的社会群体。政府以前所未有的举措扼制SARS向农村蔓延的事实说明 :流动使农民超越狭隘的私人性和地域性 ,第一次赋予其公共性社会身份。而政治平等的公民需要以社会平等的公共身份为支撑。为此 ,应该从平均民权的理念出发 ,改革传统的城乡二元分割体制 ,建立公民保障网络 ,特别是为农村提供基本的保障体系。

    2003年05期 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458 ] |[阅读次数:245 ]
  • 高师音乐课程改革的哲学思想基础

    褚灏

    目前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有待于哲学层面的剖析与探讨。课程改革意味着课程哲学观 (课程价值观 )的改变 ,而课程观总是一定哲学思想下的产物。回顾中外教育史 ,在纷繁哲学思潮影响下主要有两种课程范式和课程观 :一是课程开发范式及其课程观 ;二是课程理解范式和经验课程理论 ,但两者均未能有效解决形态上“学生中心”的经验课程和“学科中心”的学科课程之间的矛盾。因此明确高师音乐教育的特殊目标 ,立足马克思主义的人才观 ,借鉴中外其它哲学思想和课程观的合理内核 ,以实现上述两种课程范式的科学整合 ,理应成为当前高师音乐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2003年05期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293 ] |[阅读次数:307 ]
  • 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新使命

    廖家骅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是培养合格中小学音乐师资的摇篮。伴随着我国国民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 ,中小学音乐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特别是《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实验稿 )》的颁布与实施 ,对高师音乐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使命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必须从延伸培养目标、扩展通才教育两方面来调整自身的改革意识与行为。

    2003年05期 34-36+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283 ] |[阅读次数:262 ]
  • 试论高师音乐教育改革中的创新教育原则

    陈雅先

    音乐教育在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方面表现出优势。本文重新审视高师音乐教育改革中的创新教育现状 ,运用音乐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进行剖析和论述 ,总结了音乐教育中的六个创新教育原则 ,以求建立对激发教师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能力起促进作用的音乐教育原则和方法 ,树立与传统音乐教育观念有本质区别的现代音乐教育理念。

    2003年05期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247 ] |[阅读次数:288 ]
  • 《新课程标准》与高师声乐教学改革

    严凤

    本文针对《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的基本精神 ,对当前高师声乐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与思考。提出了观念的改变与重建是声乐教学改革的首要问题 ,如何把“审美”贯穿声乐教学全过程 ,以培养出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 ,是当前高师声乐教学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2003年05期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287 ] |[阅读次数:275 ]
  • 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与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现状

    马达

    本文通过对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现状的分析 ,从中总结出我国高师音乐教育发展之得失 ,以作为新时期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依据和参考。

    2003年05期 46-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3280 ] |[阅读次数:248 ]
  • 论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的早期发展进程

    黄瑾

    19世纪 40年代 ,既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也是其世界市场理论的形成时期。在唯物史观基础之上 ,马克思主要从“是什么”和“为什么”的意义上规定了世界市场的本质、特征及发展趋势。

    2003年05期 54-58+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343 ] |[阅读次数:296 ]
  • 论地区竞争力的本质

    谢立新

    地区竞争力本质界定是研究地区竞争力的前提。本文通过深入分析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对地区竞争力本质研究存在的差异 ,认为地区竞争本质上是区域间产业发展能力的竞争 ,地区竞争力的本质是地区产业发展能力 ,是比较生产力。并分析了国家竞争力、地区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的内在关系。

    2003年05期 59-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417 ] |[阅读次数:310 ]
  • 福建省小城镇建设的几个问题探讨

    林玉妹

    福建省进一步发展小城镇的战略重点要突出三个层次 ,要以促进非农产业的发展和集聚为根本 ,要以促进小城镇管理体制改革为基础。

    2003年05期 67-7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84 ] |[阅读次数:299 ]
  • 沿海经济发达区城镇非农建设用地可持续发展研究——以福建省晋江市为例

    韦素琼,陈健飞

    “晋江模式”是我国典型的农村城市化模式之一。本文基于TM遥感图像解译的 1 985年和2 0 0 0年两期土地利用现状图 ,借助ArcGIS8 2软件和统计分析技术 ,叠加晋江市政区图 ,提取土地利用变化信息 ,并结合采用 1 990、 1 995— 2 0 0 1年土地利用变更资料和相应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 ,分析了以乡镇企业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主要动力的“自生”式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变化模式。结果表明 :非农建设用地迅速扩展并呈大分散小集聚的空间均衡布局 ,土地利用方式多元化 ,土地利用效率得到提高 ,但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培育中心城市、加强城镇体系规划 ,工业向园区集中 ,提高土地生态环境保护 ,为该模式下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2003年05期 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355 ] |[阅读次数:304 ]
  • 风险投资机构:不同组织形式比较与当前的现实选择

    肖光顺

    本文首先从激励约束机制安排的角度对风险投资机构的不同组织形式进行比较 ,指出有限合伙制是风险投资机构较为有效的组织形式 ,然后讨论我国引入有限合伙制面临的客观环境与条件约束 ,指出公司制在当前及今后的一段时间内还将是我国风险投资机构的现实选择。

    2003年05期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32 ] |[阅读次数:252 ]
  • 谢有顺的文学姿态及其对小说家关注的空白

    胡传吉

    谢有顺的文学姿态是独特的 ,首先他是读者是文学爱好者最后才是批评家 ,个人的写作状态处于游离状态 ,游离在作家与理论家之间 ,时刻呼唤当代大师梦想未来。这样的姿态得到了作家的尊敬和理论家们的宽容。他的梦想是给作品带来生命。他的文学姿态给当今文坛带来另一种新的气象 ,蕴含了一种有颠覆力的预言。即使他很有才华 ,但他也有关注的空白或者说不愿深入的领域 :比如说今天中国作家们并不太自由的物质精神人际关系生存环境 ,还有评价标准的过分格式化和泛化 ,以及对文学史权力的忽视等等 ,这些都埋下他写作困境的伏笔。我的疑问是 ,他身上浓厚的大师情结 ,过分寻找追求大师的激情 ,会不会使自己成为造神运动中的一颗棋子 ?

    2003年05期 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262 ] |[阅读次数:312 ]
  • 论钱钟书《中国文学小史序论》中的文学史观

    许龙

    钱钟书在其文学史观中 ,不仅考察了文学文本所呈现出来的社会历史性特征 ,而且从内在审美规范特征的维度透视了文体的分类与创新。同时 ,他还立足于文学的审美艺术性 ,主张尊重文学历史的现象与事实 ,认为文学史不应按朝代分期 ,“因世以求文” ,而当“以能文为本” ,并采取札记体的形式实现其对文学史的构想。

    2003年05期 88-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459 ] |[阅读次数:269 ]
  • 程顺则和《雪堂燕游草》

    黄裔

    琉球曾是明清属国 ,三度覆灭 ,文物丧失殆尽。程顺则是琉球最重要汉诗人 ,其诗集《雪堂燕游草》为近年所钩沉。本文评介诗人诗作突出其向慕天朝、恪守臣节 ,剖析清国、琉球、诗人三者心态 ,以透视创作背景。

    2003年05期 95-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213 ] |[阅读次数:248 ]
  • 绵绵长恨 也哀也美——试论《平家物语》对《长恨歌》的借鉴

    吴芳龄

    对中国典籍的大量借鉴是《平家物语》在创作上的一大特点。其中以对白居易诗文、尤其以对白氏《长恨歌》的借鉴为最多。而正如其对《长恨歌》的借鉴主要集中于“描写杨贵妃死后 ,唐玄宗回到故宫日夜思念”的后半部分一样 ,《平家物语》借鉴白诗的主要目的在于强化其对感伤情感的抒发。这一特点与《源氏物语》等平安文学作品惊人一致 ,由此可见其对平安以来“物哀”文学传统的继承 ;又由于其后《太平记》等军记物语也都继承了这一传统 ,因此可以说 :《平家物语》是日本古代“物哀”文学传统由中古贵族向中世武士传承过程中的一部承前启后作品。

    2003年05期 101-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992 ] |[阅读次数:324 ]
  • 论比较方法在词(字)源文化研究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吴世雄

    本文追溯了中西方词 (字 )源文化研究史上比较方法的引入及其发展成为一种普遍和有效的研究方法的过程 ,同时在评介伍铁平的比较词源学理论的基础上 ,介绍了比较词源学和比较文化词源学的学科定位及其研究进展和重要意义 ,讨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并对比较文化词源学的未来发展提出自己的想法。

    2003年05期 107-11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315 ] |[阅读次数:318 ]
  • 言外之意的感悟

    李少丹,章石芳

    言外之意是话里暗含着的没有直接说出的意义 ,因此 ,人们在运用语言表达意义时往往会有超常之处。感悟言外之意可以从特殊语音信息、超常语法形式、词义的超常运用及偏离会话原则等方面入手 ,同时还要注意语用预设信息和语境。

    2003年05期 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473 ] |[阅读次数:273 ]
  • “整齐文字”:另类编辑活动

    靳青万

    人类对于记事符号的创造 ,是从距今大约 1万年以前的铜石并用时代开始的。由于创造符号的行为是自发的、各行其是的 ,因而创造出来的符号是各种各样的、极不统一的、无法共同使用的。有人将这些各自创造的、零碎分散的符号收集起来 ,加以鉴别选择、整理加工 ,将其规范统一成为大家所都能认识、共同使用的符号 ,并由此进而发展成为文字 ,这个人就是最初的编辑 ,应称其为符号文字编辑。此后 ,这种规范统一文字的编辑工作在人类文明史上一直没有停止 ,至今仍在不断地进行。所以 ,符号文字编辑是编辑产生与发展史上的一条主线。

    2003年05期 11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36 ] |[阅读次数:253 ]
  • 终身学习社会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定位

    黄雅丽

    终身学习社会对学校教育尤其是教师的角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教师的角色需要重新定位 :教师必须成为学生未来成长的参谋与顾问、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新型的社交家。为达成上述角色的转化 ,教师角色定位应具备专业化的价值取向 ;教师角色的成熟应着眼于自我效能的拓展。

    2003年05期 120-12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133 ] |[阅读次数:276 ]
  • 不同学科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及其关系的研究

    罗丽芳,连榕,周捷夫

    本文以普通中学和职业学校的文、理及其它学科教师为被试 ,探讨了不同学科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及其关系。结果表明 :文理科教师与其它学科教师在学生观上存在显著差异 ;普通中学其它学科教师比职业学校其它学科教师更倾向于采用专制、放任等消极的教育方式 ;教师的教育观念与其教育方式之间的相关显著 ;教育观念对教育方式有显著的影响作用 ,且不同学科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方式的关系存在一定差异 ,文理科教师的遗传观和对学生的知能发展期望对其教育方式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其它学科教师对学生的知能发展期望和个人效能感对其教育方式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2003年05期 123-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728 ] |[阅读次数:319 ]
  • 当前幼教事业发展的若干矛盾探析

    李涛

    幼儿教育是一项兼有教育性、服务性和产业性的事业。在国家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办园的方针指导下 ,当前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出现了运营多样化、管理多元化的产业化倾向 ,同时也产生了不少矛盾 ,主要有适应市场与坚持教育宗旨的矛盾、多元化发展与政府干预不力的矛盾、生存为先与儿童优先的矛盾、教师劳动雇佣化与师资专业化的矛盾等。

    2003年05期 128-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402 ] |[阅读次数:274 ]
  • 写作素养论——写作能力与情意素养的统一

    郑秉成

    本文对写作素养作了“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和界定 ,将讨论限制在“狭义”写作素养的范围内。指出其主要包括写作的基本能力和情意因素两大方面。认为写作基本能力为“文体感” (包括语感 )和“行为感” ,写作的情意素养包括人生观、世界观、哲学观 ,正确的学习动机 ,浓厚的兴趣 ,坚定的意志 ,强烈的责任感 ,认真的态度 ,超常的忍耐力和吃苦精神等 ,其核心是“言语人格”修养。对于写作水平的提高来说 ,写作基本能力和情意素养的培植不可偏废 ,后者的作用可能将超过前者。因此 ,在写作教育中 ,教师应关注写作情意素养的提高。

    2003年05期 132-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756 ] |[阅读次数:219 ]
  • 青年文化心理与民族精神的培育

    杨建义

    青年合理的文化心理是弘扬、培育民族精神的推动力。从当代青年的文化心理形成过程中可以看到 ,青年已经具备了良好的文化心理内化机制 ,并形成了相对合理的文化心理。但在跨文化交流中文化的影响是复杂的、潜在的 ,应注意不良的认同发展趋势。要努力构建青年文化心理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 ,不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003年05期 137-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360 ] |[阅读次数:327 ]
  • 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江向东

    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始于 1 997年 ,至今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通过对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论述了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在宏观调控、技术、标准化建设、版权保护和竞争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若干对策。

    2003年05期 143-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523 ] |[阅读次数:32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