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毅夫
本文结合作者在研究工作中的得失来谈论闽、台文化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古人生年的考定与名字的辨异、工具书的使用和史料的收集、实地取证与推理校勘 ,并由此说明了闽、台文化史上的若干问题 :刘家谋、黄宗鼎、施士洁的生年 ,丘逢甲、许琰的名、字、号 ,杨浚的籍贯 ,等
2000年03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175 ] |[阅读次数:0 ] - 黄瑾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市场是经济主体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占有市场具有重大的意义 ,市场占有率成为衡量主体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并不必然带来利润的增加 ,这是企业在市场占有中必须警惕的一个现象
2000年03期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247 ] |[阅读次数:0 ] - 林玉妹
本文认为 ,1985年以来 ,我国通过地区开发扶贫战略的实施 ,扶贫工作取得很大成绩 ,但地区开发扶贫战略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新的历史时期 ,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帮助贫困人口 ,更快地消除绝对贫困 ,应当及时地从以地区开发扶贫为主的战略转向以贫困人口为对象的扶贫战略 ,并采取多种措施 ,进一步改进扶贫工作 ,提高扶贫的效果
2000年03期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04 ] |[阅读次数:0 ] - 伍世代,林芳,郑训忠
福州港是千年古港 ,五口通商口岸之一 ,为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需求 ,迫切需要开发深水外港。通过比选 ,罗源湾可以担负深水外港要求 ,目标为国际集装箱干线挂靠港或枢纽港
2000年03期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78 ] |[阅读次数:0 ] - 吴萍
亚里士多德扬弃了以往把人理解为感性存在物的片面性 ,提出“人是理性的动物”这一著名的哲学命题 ,从而奠定了 2 0 0 0多年理性主义的主流。本文通过对这一命题的辨析 ,揭示出理解人的本质之关键就在于 :人是理性的与非理性的对立统一体。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发展一种辩证的互补关系 ,对于把握人这个永恒的斯芬克司之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000年03期 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1445 ] |[阅读次数:0 ] - 林旭霞
:“虚假验资报告”是指违反验资程序 ,故意作弊或疏于查实验资范围、验资依据而使内容与事实不相符的验资报告 ;虚假验资民事责任的性质为侵权责任。债权人起诉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债务人 ,验资机构应被列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债权人有权以投资人、验资机构为共同被告提起侵权之诉。验资部门应提供证据证明其验资程序合法。对验资部门提起索赔诉讼的时效从债权人知道虚假验资事实起计算
2000年03期 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98 ] |[阅读次数:0 ] - 张莉
综观整个国际投资大背景 ,以及我国利用外资局势 ,中国的外资法律制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重新审视我国的外资法律制度已势在必行。本文通过考察中国利用外资现状、国际投资方式的新特点、跨国公司国际投资的新战略以及国际投资法的新发展阐述了笔者对中国投资法正面临的挑战和变革思路的几点思考
2000年03期 3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223 ] |[阅读次数:0 ] - 张冬梅
国际互联网络的蓬勃发展带来了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 ,但同时也引发了许多新的法律问题 ,其中包括域名的法律管制和保护。本文首先介绍了域名及其在全球电子商务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分析了域名抢注行为的类型以及有关国家的司法实践 ,指出必须将域名作为一种新的、独立的知识产权客体加以保护 ,有关的法律设计应充分考虑互联网的技术因素、域名的国际保护和不同知识产权制度间的协调
2000年03期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240 ] |[阅读次数:0 ] - 林红专
江泽民同志最近强调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问题 ,突出了先进生产力和落后生产力的区别 ,指出了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从而论证了中国共产党不仅可能而且应该始终成为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
2000年03期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55 ] |[阅读次数:1 ] - 庄浩然
杨骚是 2 0年代后期著作最丰、卓有成就的剧作家之一 ,在中国现代话剧由发展迈向成熟的途程中作出独特的历史贡献。他不仅以“诗剧三部曲”首创了话剧史上大型系列剧的创作 ,而且以人类生命形式的艺术观照 ,翼护、拓展了浪漫主义的诗剧创作 ,为写实剧开辟了新的题材、主题及审美视角 ;在冲突建构、戏剧意象、舞台时空等方面也有独创性的建树
2000年03期 47-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47 ] |[阅读次数:0 ] - 席扬
胡适的“学术小品”中始终有一个鲜亮、活脱的“自我”。他以一贯的举重若轻的风度、“大众语”式的“言说方式”和不摆谱、不扯闲、不端任何架子的平和及一丝甜甜的幽默 ,成就了他独有风采的学术小品世界
2000年03期 54-57+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45 ] |[阅读次数:0 ] - 孙绍振
中国当代散文艺术积累最为雄厚的是抒情和幽默 ,南帆却不屑于抒情和幽默。他的散文以反抒情的冷峻见长 ;他虽然不乏幽默 ,但是在他的散文中 ,只是偶尔为之的点缀。他的风格特征是学者的智性。智性的抽象与审美感性的矛盾 ,是当代学者散文的一大难点。南帆主要用两种方法达到智性向感性的转化 :第一 ,是依靠感性话语的重构 ,向智性深化。第二 ,表面上是智性的分析 ,深层却贯穿着情绪性很强的、片面而深刻的逻辑 ,这种逻辑介于智性与情感之间 ,更接近于情感 ,又不完全是感性的 ,故称之为亚审美逻辑。但是 ,其功能却是超越情趣 ,构成智趣
2000年03期 58-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589 ] |[阅读次数:0 ] - 陈良运
本文从文字学、文献学和中国散文发展史的角度 ,对文章理论观念内涵、外延及其创作实践中所呈现的复杂多变现象加以辨识 :一辨“文”即形色之美 ,“章”即音声之美 ,“文章”为“自然文章”、“政化文章”、“书辞文章”之总称 ;二辨书辞文章的“文”、“笔”、“古文”三种文体观念及体性之别 ,现代散文文体发源于“古文
2000年03期 65-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379 ] |[阅读次数:1 ] - 陈宜安
本文通过对安徒生童话《野天鹅》的分析 ,论述了《野天鹅》的民间故事来源 ,和它对相关民间故事的提升和超越 ,指出安徒生的童话不仅是民间故事情节的融汇 ,而且也溶入了安徒生自己的思想。安徒生通过对民间故事和童话的创造性改写 ,形成了极富积极意义而又脍炙人口的新童话 ,在世界童话史上既具有开创新文学样式的重要意义 ,也具有正确地批判和继承传统文化的典范作用
2000年03期 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698 ] |[阅读次数:0 ] - 黄修齐
本文综述了十四行诗从诞生于意大利到 16世纪传入英国直至 2 0世纪发展变化的全过程 ,并对意大利十四行诗 (彼特拉克体 )和英国十四行诗 (莎士比亚式 )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十四行诗在英国经历了时代的变迁 ,继莎士比亚式之后出现了密尔顿式 ,传到 19世纪浪漫主义大诗人手中在内容和形式上得以创新 ,产生了变体十四行诗。 2 0世纪一些现代诗人继续沿用变体十四行诗进行创作并在形式上有新的突破
2000年03期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488 ] |[阅读次数:1 ] - 高鸿
本文通过把艾略特对但丁诗歌的阐释性评述与艾略特诗歌《荒原》并读的方式 ,从两个方面认识和探究艾略特诗歌复杂性和多样性的根源 :其一 ,艾略特诗歌中频繁的引经据典和多种文字的交织目的是构筑人类文化精神家园的基石 ;其二 ,艾略特诗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是与代表中世纪思维的寓象方法有关
2000年03期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366 ] |[阅读次数:1 ] - 李海榕
本文在中日比较文学的视野中 ,从多愁善感与倔强的性格特质、感情专一与嫉妒排他的情感特点、不平等的情爱关系和悲剧命运的实质三个层面比较、分析和论证了道纲母和林黛玉这两个中日悲剧女性形象的同中之异 ,剖析了古代社会女性的心理特征和不平等的情爱关系 ,揭示了造成她们悲剧命运的实质原因
2000年03期 86-88+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251 ] |[阅读次数:0 ] - 祝敏青
本文以信息论为立足点 ,从信息传输与接收这一角度 ,对小说言语代码创制与读解的关系进行探讨。界面 ,来自计算机术语 ,指人机交流的接触面。本文借用来指称小说编码与解码的接触面 ,即将信息依照一定的方式转化为符号加以传递与按一定方式将符号转化为信息的融洽度。本文从小说言语交际系统 ,小说编码与解码界面的特性及界面形成的依赖因素———语境三大方面进行阐述
2000年03期 89-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46 ] |[阅读次数:0 ] - 许小玲
本文以英语教学为例 ,论述词语文化内涵的掌握对促进外语教学的意义 ,并具体阐述了在英语教学中应如何不失时机地给学生解释词语使用场合的文化因素 ,通过学习词语发展史 ,挖掘词语的文化内涵 ,研究词语的社会文化背景
2000年03期 96-97+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160 ] |[阅读次数:0 ] - 胡沧泽
唐代的监察制度对皇帝建立了一定的制约机制 ,以防止最高统治者的决策失误和制止统治者违法乱纪。这制约机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谏官的言事谏诤权的切实施行 ,谏官众多 ,职责明确 ,谏诤内容广泛。二是门下省给事中对诏书的封驳 ,通过封驳 ,纠正帝王决策的违误。三是御史台官吏对诏令的拒受 ,通过拒受失宜的诏令 ,以维护封建法制 ,避免冤滥事件的发生。唐代监察机构对皇帝的制约 ,有效地缓和矛盾 ,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 ,是唐代社会得以繁荣兴盛的重要原因之一
2000年03期 98-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194 ] |[阅读次数:0 ] - 戴显群
唐五代社会尤其在军阀势力中很盛行假子制度 ,成为一种奇特的社会现象。唐五代的假子根据其不同的特征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究其根源主要是受胡族社会习俗的影响 ,其盛行的社会条件主要是兵制的转化以及藩镇割据局面的长期延续
2000年03期 105-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881 ] |[阅读次数:0 ] - 范启龙
戊戌变法时期 (1895年即光绪二十一年至 1898年即光绪二十四年 )的三年时间 ,严复正在天津担任北洋水师学堂总办 (校长 ) ,对他来说 ,这段时期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 ,可以说是他的黄金时期。就在这三年里 ,他翻译了多部西方资本主义的名著 ,并发表了许多主张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论文 ,使他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位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他以英国为研究对象 ,学习富强之道 ,从事政治、经济与社会等制度的探讨 ,从而提出了反对君主专制的鲜明的民主思想 ,于是震聋发聩 ,影响了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几代知识分子 ,他们先后拍案而起 ,在中国大地上演出了从维新到革命的一系列壮烈画卷
2000年03期 11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708 ] |[阅读次数:0 ] - 方宝川
李馥是清初福建的一位著名诗人和藏书家。所著《居业堂诗稿》 ,现仅有清稿本行世 ,鲜为人知。本文拟就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该《诗稿》内容为主 ,并结合有关地方文献记载 ,对李馥的生平事迹及其思想情趣作出比较系统的订补和客观的评论。同时又对该《诗稿》的创作和清稿本的流传轨迹及其文献价值作出全面的考证和叙述
2000年03期 117-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142 ] |[阅读次数:1 ] - 陈明丽,许明
教师职业压力是当前教育科学研究的新领域。本文从社会、学校、教师个人三个纬度就国外教育学者对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并对我国教师职业压力进行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作了初步探讨
2000年03期 123-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4956 ] |[阅读次数:0 ] - 洪明
本文分析了西方新传统教育思想兴起的历史背景 ,揭示了新传统教育的基本主张及各分支流派间的思想关系 ,展示了该思潮自 6 0年代衰落以来的后续演化历程 ,指出西方 80、 90年代主流教育改革与新传统教育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为新传统教育思潮的复兴
2000年03期 130-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701 ] |[阅读次数:1 ] - 蔡志强,林莉
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劳动素质 ,增强实践能力。其基本途径在于遵循高等教育规律 ,注重思想引导 ,完善创新机制 ,强化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培养大学生持续不断自己学习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水平
2000年03期 135-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346 ] |[阅读次数:0 ] - 廖深基
高师院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应当着重解决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全面准确地理解素质教育及高师院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意义 ;二是培养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是高师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 ;三是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四是建立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保障机制
2000年03期 142-146+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67 ] |[阅读次数:1 ] - 刘富琳
有关琉球组舞的形成问题 ,日本音乐学界大多从日本本土的角度出发与“能”进行比较 ,认为组舞是接受了日本本土“能”的影响而形成的。本文以琉球历史发展为脉络 ,从中、琉、日三个角度对琉球组舞的形成进行了探讨 ,其中着重论述中国戏曲对琉球组舞形成的影响
2000年03期 147-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65 ] |[阅读次数:0 ] - 王深
与运动心理学逐渐分离而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体育心理学 ,应从什么领域 ,采用什么方法 ,研究什么问题 ,才能形成有别于运动心理学的独特体系 ,以便更有效、更直接地为我国的体育事业服务呢 ?本文力图从“体育”的角度、从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来探讨这个问题 ,并对体育心理学教材体系的建构提出自己的思考
2000年03期 152-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591 ] |[阅读次数:0 ] - 苏肖晴
本文从研究现代化城市文明建设和体育发展水平的理论和实践出发 ,根据福建侨乡走向现代化城市和社会发展的特殊要求 ,对福建侨乡体育现状进行较为全面的调查和分析研究 ,并提出了福建侨乡体育发展的未来模式以及与实现这一模式的相应对策 ,为制定福建侨乡体育发展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2000年03期 157-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24 ] |[阅读次数:0 ] - 2000年03期 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下载次数:1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