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末海军与辛亥革命——兼论萨镇冰对革命的态度

    范启龙

    本文简述了清末海军创建的经过,着重阐述了清末海军在辛亥革命中或同情革命,或易帜起义,从而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同时兼论了清海军统制萨镇冰对革命的态度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258 ] |[阅读次数:338 ]
  • 郑成功与隐元禅师关系略论

    胡沧泽

    1654年,郑成功“拨船护送”福清黄檗山隐元禅师东渡日本。一些学者认为隐元禅师赴日是负有郑成功向日本借兵的秘密使命。本文通过对新发现的郑成功致隐元信件等材料的分析,认为,隐元东渡日本的动因和到日本后的所有活动,都可说明他的赴日完全是为了弘法。郑成功当时从事反清复明活动主要是立足于本国,根本没有向日本借兵的需要。郑成功和隐元的关系是佛教信仰者和高僧法师的关系,没有什么秘密的特殊关系。所谓隐元负有郑成功向日本借兵使命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296 ] |[阅读次数:317 ]
  • 原子时代最具远见的先驱——利奥·西拉德

    刘国平

    在开拓了原子时代的众多科技精英中,利奥·西拉德是一位并不广为人知的物理学家。本文试从西拉德最早设想了原子弹的技术可行性、最早积极敦促美国政府发展原子弹以及最早强烈反对美国政府使用原子弹等三个方面,阐明西拉德在原子弹问世历程中所作的独特贡献及其由此而体现的高尚科学品德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73 ] |[阅读次数:216 ]
  • 招生并轨与高等教育配套改革

    张予庭

    本文以市场经济要求大学生具有完善的智能结构、较强的实践能力为研究主线,分析现有高等教育重理论轻实际的办学思想和行政约束的封闭的教学管理模式的局限性,提出高等教育在招生并轨后应确立面向市场实际的办学方向、建立激励自主的开放的教学管理体制,全面认识勤工活动对当代大学生成长的意义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34 ] |[阅读次数:276 ]
  • 儿童心理发展的生活实践观再探

    程利国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生活实践第一的观点出发,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是儿童真实生活过程的反映,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只能蕴藏于儿童的实际生活过程中。本文认为儿童的实际生活过程就是儿童的社会存在,它是由“主体———活动———客体”三项格式构成的平衡化的反馈环路系统,由此我们着重从儿童所处的生活环境和活动中自动调节的平衡化机制这两个方面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进行深入具体的探讨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483 ] |[阅读次数:279 ]
  • 福建地方历代文学述略

    方宝璋,孙晓琛

    福建地方文学,发端于上古的越族先民。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汉族入闽,开福建文学风气之先。唐五代,福建乡土文人崭露头角。宋代,福建文学勃兴,出现了一些具有全国影响的代表人物。文学批评著作在全国突出,抗金和遗民文学占有一席之地。元代,福建文坛仍为诗所统治。明清和近代,福建涌现出一批富有爱国主义或民族精神的文学。在翻译文学上成就瞩目,诗界复古之风盛行。这一时期,福建大量移民海外,对台湾文学影响巨大,并造就了独具一格的侨乡文学。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219 ] |[阅读次数:284 ]
  • 论趋同与翻译

    林本椿

    本文主要论述文化趋同对翻译产生的影响。由于科学技术发展,交通发达,不同文化族群之间的接触越来越频繁,而国际互联网(internet)的建立更使信息交流越来越快,促进了人类不同种族文化间的趋同。这种趋同是建立多元的全球文化,是相互包容吸收,而不是由一家独霸天下,相互吸收的越多,在语言转换的过程中就越容易找到对等的翻译,就更容易跨越文化的障碍。翻译促进了趋同,而趋同又为翻译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74 ] |[阅读次数:244 ]
  • 论古典诗歌审美的纵向比较

    陈定玉

    古典诗歌纵向审美比较的使命是考察品评诗歌思想艺术的“通变”和意义。“通”是“变”的基础,“变”为诗歌的存在和发展注入生生不息的活力。向上比较要追寻前人开启的路径,后人对前人创作成果和经验的借鉴和继承。向下比较要探究诗歌的题材、题旨及其艺术表现的异化和深化,考察后人如何提供不同于前人或前人所没有提供的新东西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80 ] |[阅读次数:312 ]
  • 旧制度悲剧性辨

    蒋今武

    本文从人类历史发展的悲剧性、喜剧性与悲剧性的比较以及悲剧的审美效应三个方面探讨了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对旧制度悲剧性的论断。文中着重联系了马克思对拉萨尔《济金根》的评论,认为马克思评《济金根》所体现的观点与《导言》的观点基本精神是一致的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51 ] |[阅读次数:216 ]
  • 邓小平法制思想的哲学基础

    林凤章

    邓小平法制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唯物主义原则为基础,坚持实事求是;强调处处讲辩证法,反对片面性。本文着重论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是邓小平法制思想的哲学基础,从而揭示出邓小平法制思想中蕴含着的丰富的哲学内涵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59 ] |[阅读次数:263 ]
  • 现代语言学理论对中国语法论著的影响

    欧保琛

    中国一些重要的语法论著都受到西方现代语言学理论的深刻影响。本文论述从40年代的《中国文法要略》、《中国现代语法》、《汉语语法论》到90年代的《核心推导语法》、《现代汉语复句新解》的近20部语法论著以及一些重要论文所受到的影响及结合汉语实际研究的特色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225 ] |[阅读次数:254 ]
  • 福州方言的“其”和“过”

    梁玉璋

    福州方言的“其”和“过”都是常用词。“其”在古汉语中是个多义、多功能的词。保留在福州话中的“其”可作为助词、量词,而作为量词,古书尚未见记载。“过”在福州话里是个多义、多功能的词素,它可单独成词,又有和其他语素组合成复合词,是一个能产力很强的自由语素。本文从词义、语法功能方面对这两个词进行分析。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320 ] |[阅读次数:279 ]
  • 从外来影响看徐的戏剧创作

    高鸿

    本文着重从《红楼惊梦》、《田姐与庄周》、《欲海狂潮》和《死水微澜》四部剧作的外来影响,探讨和论述了川剧女剧作家徐的戏曲创作。四部剧作,四个面貌,四向开掘。《红楼惊梦》变换的视点和主观阐释、《田姐与庄周》人性心理的深度开掘、《欲海狂潮》改编过程对原作的扬弃与融合、《死水微澜》多种舞台语言的开拓,这些表明剧作家徐总是在创新的道路上不断的探索与前进。而她这种“拿来主义”的态度与借鉴外来艺术的经验对当代戏曲改革有着十分有益与可资的借鉴作用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55 ]
  • 追求崇高 以诗为文——论郭保林散文的审美取向

    黄科安

    郭保林的“系列式”散文,容易产生“整体效应”,在当今散文界可谓独标一格。他的散文创作和美学追求是建构在前人崇尚“刚健”美学的基础上,表现出他追求主体人格的崇高和艺术上高度凝炼的力之美。他的散文能充分调动诸种辞格,使之文辞飞动,诗意盎然,达到“发蕴而飞滞”的艺术效果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64 ] |[阅读次数:251 ]
  • 新文学曙光初露时的一颗新星——陈衡哲创作论

    李玲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陈衡哲是第一个尝试白话小说创作、第一个在异域背景上反映异域人民生活的作家,是新文学的第一位女诗人,是中国创作童话的第一人,也是一位优秀的散文作家。本文在初期新文学创作和女性文学背景上,从思想内容和艺术创造两方面详细考察陈衡哲的艺术个性,确立她参与创建新文学的历史地位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296 ] |[阅读次数:344 ]
  • 邓小平利用外资的新思路

    高伯文

    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内容。邓小平从中国国情出发,正确地把握当代中国和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向及其密切联系,赋予利用外资以新的时代内容和形式,创造性地开拓了利用外资加快发展社会主义的新思路,主要是:利用外资作为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有效途径;利用外资作为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建立经济特区吸引外资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基地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79 ] |[阅读次数:262 ]
  • 论大学生道德意识的形成与培养

    王信泉

    本文根据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精神,探讨了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习惯等道德意识范畴的内涵、作用和相互关系,分析了当前我国大学生的道德意识状况,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培养大学生良好道德意识的主要途径。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99 ] |[阅读次数:334 ]
  • 试论大学生道德文明建设

    蔡志强,林莉

    新时期加强大学生道德文明建设,是高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必然要求。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道德文明偏离现象,当前要努力克服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营造有利于道德进步的社会环境。同时要完善教育机制,多层次加强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思想道德建设,并注意解决好道德评价与道德实践问题,引导大学生自觉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145 ] |[阅读次数:307 ]
  • 西方学校道德教育的现实走向及理性思考

    苏振芳

    本文主要论述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学校道德教育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被忽视的三方面的原因和五个方面的表现,以及到了60年代末70年代初,出现了道德教育回归学校的两个方面的原因和五大表现。针对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学校道德教育由盛走向衰落再回归复兴这一曲折发展过程,提出了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从60年代以来,不约而同地把学校道德教育放在首位的发展趋势,充分体现了在当今世界发展过程中,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学校道德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221 ] |[阅读次数:293 ]
  • 必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寻找新道德的生长点

    王岗峰

    道德的经济必然性是道德的一般本质,道德的自律性是道德的特殊本质。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道德应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中引发出来,以往合理的传统道德应受市场经济检验其适用性。等价交换作为市场经济基本原则蕴含着新的伦理原则,这原则也应适用于非经济领域,但不是照搬其形式。其它领域的等价交换的价值载体可以是非物质、非金钱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伦理道德是在等价交换原则基础上的集体主义,它与为人民服务精神是统一的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42 ] |[阅读次数:307 ]
  • 城市绝对地租与土地产权制度创新

    陈少晖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地租理论为指导,对社会主义城市绝对地租及其相关问题进行理论探讨,论证了社会主义城市绝对地租存在的客观必然性,指出绝对地租是城市征收土地使用费的主要客观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对当前国有土地产权的制度障碍和改革作了初步的理论思考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170 ] |[阅读次数:347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