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征
<正> 从“生产力也包括科学”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写作过程中,深入研究了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提出了科学是生产力的新观点。他在1857年到1858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草稿)中就概括性地提出,“在这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并对科学这种生产力作了明确的规定:把自然
1992年01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2k] [下载次数:177 ] |[阅读次数:1 ] - 黄铁平
<正> 关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概念和标准问题从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指农业劳动力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相对于现有土地的数量而言,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增加了劳动耕种土地的面积,减少了单位面积耕地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而产生的一种劳动力过剩。把这部分过剩劳动
1992年01期 8-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8k] [下载次数:39 ] |[阅读次数:0 ] - 李建建
<正> 建立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是我国城市土地使用制度的重大改革,它对于控制城市土地的乱占滥用,促进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有着重要意义。而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在客观上要求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使其得以实现的场所,即城市土地市场。开放城市土地市场,既要论证其必要性,还须进一步了解其运行过程和运动规律。研究城市土地市场运行过程,揭示其内在机制,有利于对城市土地市场的宏观控制和微观搞活。
1992年01期 1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7k] [下载次数:80 ] |[阅读次数:0 ] - 魏子钦
<正>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作出要积极发展企业集团的决定,这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近年来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企业集团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应当看到,我国企业集团目前刚刚起步,仍处在幼年阶段,其内部结构和外部联系都存在着不少深层的矛盾,这些矛盾在约束着企业集团健康地发展,急需制定各种具体政策和措施,调节好各方面经济利益,推动企业的改组、联合和兼并,促进企业组织结构的合理化和生产力的发展。
1992年01期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7k] [下载次数:17 ] |[阅读次数:1 ] - 林善浪
<正>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5个经济特区自创建以来,取得经济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成就,起到了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改革综合试验区的作用。90年代经济特区将面临什么样的外部环境?在变化了的环境中具有什么样的地位?如何适应新的环境?本文拟对这些问题作一番探讨。
1992年01期 2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3k] [下载次数:45 ] |[阅读次数:0 ] - 郭金彬
<正> 宋代,是我国传统数学发展的鼎盛时期。而福建数学之兴旺与发达,则始于宋代。把福建数学放在整个中华民族数学发展的历史中进行考察,其起步较迟,发展却很快。宋代的福建数学,富有特色。兹列出数端,分叙于下。
1992年01期 3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0k] [下载次数:81 ] |[阅读次数:0 ] - 陈维振
<正> 本文共三部分。在第一部分中,我将简述实证语义学的目标和方法。在第二部分中,我将从纯粹的语言观点出发,分析和批判实证语义学的弊病。在第三部分中,我将指出,从哲学观点上看,实证语义学既是深刻的,又是浅薄上的;文章的结论是,作为逻辑实证主义哲学的工具,实证
1992年01期 4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8k] [下载次数:128 ] |[阅读次数:0 ] - 陈节
<正> 中国的叙事诗滥觞于《诗经》。《公刘》、《氓》、《谷风》、《载驰》、《东山》等篇,即略具叙事的雏形。不过在三百篇中,它们毕竟是吉光片羽、凤毛麟角。所以《诗经》终究只能算是一部抒情诗集。南方的《离骚》,开篇“帝高阳之苗裔兮……”
1992年01期 49-5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6k] [下载次数:141 ] |[阅读次数:0 ] - 王子宽
<正> 蒲松龄《聊斋志异》“体大思精,文奇义正”。清人冯镇峦《读聊斋杂说》深有感慨地说:“是书遍天下无人不爱好之,然领会各有深浅……作者难,评者亦不易。”自这部作品问世后,说者蜂起,但真正了解其价值真髓的并不多,即使在作者当日,便已有知音难觅之喟叹,他在《聊斋自志》中说:“惊霜寒雀,抱树无温;吊月秋虫,偎闌自热。知我者,其
1992年01期 5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8k] [下载次数:100 ] |[阅读次数:0 ] - 陈庆元
<正> 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共315首,除记叙南归途中的所见所感及赠答外,还叙述了自己的家世、经历、学术活动及交游,涉及到时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极为广阔的领域。这一大型组诗的篇幅之巨,内容之丰富,在中国诗歌史上是极为罕见的。诗人在
1992年01期 61-6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2k] [下载次数:900 ] |[阅读次数:0 ] - 林娜
<正> 一日本女流文学产生于10世纪末到11世纪初,其成因之一是假名文字作为日本妇女专用的文字发展起来后,她们便用它来写小说。二是当时的社会背景:平安朝时期,天皇外戚藤源氏一门专权,家族内部互相倾轧各人都想把自家的女儿立为皇后,因此后宫聚集了许多名门才女,成为文化和社交的沙龙,于是在中层贵族或受领阶层中,一批在后宫任过女官的女性
1992年01期 6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7k] [下载次数:308 ] |[阅读次数:0 ] - 范一
<正> 比起大名鼎鼎、举世闻名的列夫·托尔斯泰来,尼古拉·费奥多罗维奇·费奥多罗夫只不过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图书管理员。然而托尔斯泰对这位寂寂无闻的费奥多罗夫却推崇备至,与他存过一段颇称莫逆的交往。他曾说:“我为和这样一个人生活在同一时代感到骄
1992年01期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8k] [下载次数:101 ] |[阅读次数:0 ] - 黄修齐
<正> 作为英国“布卢姆斯伯里派”领导成员之一的爱·摩·福斯特在英国文学界享有盛誉。评论界普遍认为他是本世纪最重要的英国小说家之一。60年代以来,人们越来越注重于研究他的现代主义倾向。福斯特之所以有吸引力是因为他的作品耐人寻味,在其深处有一种叫人捉摸不透的东西。评论家艾·阿·理查兹认为福斯特是“当代英国文坛最令人费解的人
1992年01期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237 ] |[阅读次数:0 ] - 黄景容
<正> 思维到位的理解我们已经知道,人类的基本思维活动形式有形象思维,抽象思维,模糊思维三种(关于模糊思维问题,请参阅拙文《论模糊思维的根据》,上海《学术月刊》1988年第4期)。任何思维成果都是这三种基本的思维活动形式的互渗活动的产物。所谓思维到位,就是指形象、抽象、模糊三种思维活
1992年01期 80-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k] [下载次数:60 ] |[阅读次数:0 ] - 谢天冰
<正> 人类的农业文明发祥于亚洲和中美洲,欧洲的农业文明是从西亚输进的。不列颠或英国的农业文明不仅迟于亚州和北非的古文明国家,而且也迟于欧洲地中海国家,甚至西欧其它国家。但是,在人类从中世纪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过渡中,西欧却是走在世界的前头,而英国又走在西欧前列。
1992年01期 85-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7k] [下载次数:190 ] |[阅读次数:0 ] - 徐六符
<正> 目前在我国史学界,商代的“众”、“众人”问题仍然聚讼未决。而弄清这个问题,不仅是研究商代的阶级关系和社会面貌必不可少的前提,并且也有助于研究夏代、周代的阶级关系和社会面貌,解决我国的古史分期等许多问题。因此,弄清这个问题在我国上古史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这个问题的探讨有必要继续深入下去。笔者试图对这个问题提出粗浅看法,以教正于方家。
1992年01期 9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0k] [下载次数:238 ] |[阅读次数:1 ] - 胡沧泽
<正> 逃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经常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如何处理,关系到王朝的盛衰兴亡。作为我国封建王朝兴盛时期的唐朝前期,逃户问题就相当严重,武则天统治末年甚至形成了“天下户口,亡逃过半”的严峻局面,可是,玄宗时却出现了开元天宝“盛世”。唐
1992年01期 100-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5k] [下载次数:235 ] |[阅读次数:0 ] - 夏祖恩
<正> 《吕氏春秋》亦称《吕览》,是秦相吕不韦集合门下宾客编撰而成的,成书于战国时代末期。吕不韦(?—前235年)是战国末期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人。原为阳翟(今河南禹县)大商人。因游说华阳夫人立秦公子子楚为太子有功,子楚继位(庄囊王)任命他为相国,封文信侯。秦王政继位后,吕不韦继任相国,称为“仲父”。他拥有大片的食邑并宾客
1992年01期 107-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7k] [下载次数:188 ] |[阅读次数:0 ] - 俞歌春
<正> 石友三,字汉章,吉林长春人,原国民党西北军将领,是现代史上一个以其政治性格反复多变称著的人物。抗日战争中,石友三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连得擢升,从师长、集团军司令直至战区副总司令兼省政府主席;而终因叛国投敌,众叛亲离,死于非命。这样的经历在同时期的国民党将领中是极少有的。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根据石友三不同阶段的抗
1992年01期 113-118+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1k] [下载次数:88 ] |[阅读次数:0 ] - 王耀华
<正> 3.蛇皮与唐代骠国乐器。近代,作为中国三弦的特征之一是琴筒双面幪皮的质地;在日本琉球有称之为“蛇皮线”的。但是,在前所述及的元代、南宋时期的三弦是否亦具备这一特征呢?如果严格地说,目前还难下定论,因为在元代的两首诗词及其有关文字中,并无关于三弦形制、制作材料的记载;南宋墓石雕刻亦不能表明琴筒幪皮的质地;此外,尚无其它史料说明。然而,当我们对
1992年01期 119-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k] [下载次数:382 ] |[阅读次数:0 ] - 程利国
<正> 由197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伊·普利高津(I·Prigogine)创立的耗散结构论,揭示了整个物理宇宙在时间方面不可逆转的演化规律,已渗透到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和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具有普遍的科学意义。耗散结构论指出,任何一个与外界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开放系统,在到达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区时,一旦系统的某个参量
1992年01期 124-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7k] [下载次数:164 ] |[阅读次数:0 ] - 董书章
<正> 暗示加速学习法(suggestive Accelerative Learning Techniques)SALT又称:超级学习法、整体学习法、暗示学习法,是由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拉扎诺夫(Georgi Lozanov)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这种学习法的实质是:通过生理上的放松、心理上的意念集中以及暗示的作用从而扩展学习者的自我、增强学习者的记忆容量。这几方面的做法对我们不算陌
1992年01期 132-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6k] [下载次数:99 ] |[阅读次数:0 ] - 林熙
,陈伙平
<正> 教育方法是教育者同教育对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任务,在教育过程中所运用的一切工作手段和方式的总称。以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为主要代表的传统的教育方法(下称“传统教育法”,指此)强调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并且“判断教育方法能否产生效果是以
1992年01期 138-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3k] [下载次数:191 ] |[阅读次数:0 ] <正> 我校隆重举行第七届科学讨论会及科研成果展览我校第七届科学讨论会及科研成果展览于我校八十五年校庆期间隆重举行。这是对近5年来我校科研成果水平的一次大检阅。10月11日下午在校部小礼堂举行第七届科讨会的开幕式。林忠民副校长致开幕同。专程
1992年01期 144-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下载次数:18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