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投资运行机制的功能障碍及其治理

    林建文

    <正> 十年改革,投资领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投资总规模膨胀、投资结构不合理和投资效益低下三大顽症,依然没有得到根除。究其原因,一是宏观调控不力,二是企业投资行为偏轨,本文着眼于后一方面来分析问题,探讨现阶段我国全民所有制企业投资运行机制,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1990年04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9k]
    [下载次数:3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传统体制积累模式和机制及其在变革中的转化

    林善浪

    <正> 一、我国传统经济体制下积累模式和机制(一)传统体制下积累模式及其运行在传统经济体制下,我国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主导地位。1978年,居民户部门最终收入占国民可支配收入的53.3%,政府部门占33.7%。在人均收入水平很低的条件下,居民户部门最终收入份额在50%左右意味着很低水平的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以财政为主导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形成相应的积累结构,表现为:1.储蓄和投资结构:以财政为中心。

    1990年04期 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9k]
    [下载次数:55 ] |[阅读次数:0 ]
  • 四区间宏观调控模式初探

    魏子钦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开展的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与价值规律的讨论,标志着人们开始认识到市场及市场调节的重要性,打破了长期把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念,国家管理经济由高度集权的单一计划调控转向以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的结合,并明确提出了“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宏观调控模式。我国以宏观间接调控的目标的改革,获得了明显的成绩,使国家的经济实力有了显著增强,原有体制集中过多、管得过死的状况已

    1990年04期 16-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2k]
    [下载次数:27 ] |[阅读次数:0 ]
  • 通货膨胀与住房改革

    吴宏洛

    <正> 一1984年以来我国的年价格上涨率连续4年突破5%以上,截止今年10月底累积货币购买力的沉淀量约近6000亿元。应该承认需求拉动是这次通货膨胀的导因之一。从需求的角度看,有其特殊性。一方面,近年来过大的货币增量形成了过多的货币存量,确实起到了使供给吃紧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国民经济中自给的非货币化部门的大量存在,货币回

    1990年04期 21-2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下载次数:32 ] |[阅读次数:0 ]
  • 企业技术进步的现状和出路

    杨新华

    <正> 一、从存在的问题看企业技术进步的紧迫性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和提高经济效益的最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把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建设作为战略措施来抓,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近年来,我国企业在技术改造,技术开发和技术引进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展,这对改变企业落后面貌、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发展的后劲、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是,

    1990年04期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2k]
    [下载次数:19 ] |[阅读次数:0 ]
  • 现代数学思想、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

    黄祖斌

    <正> 在科学研究中,如何有效地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已愈来愈引起科学工作者的重视。本文试就社会科学研究中运用数学思想的问题进行一些探讨和研究。一科学研究从定性描述进入定量分析这种发展的总趋势标志着科学知识和科学认识的进一步深化。现在社会科学研究也逐渐地走向定量化。如在经济学中,国内外已普遍采用建立经济活动的数学模型去探索怎样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率;数学统计方法也被引入历史研究领域,

    1990年04期 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0k]
    [下载次数:191 ] |[阅读次数:0 ]
  • 板块学说与科学革命

    王建华

    <正> 本世纪60—70年代对于当代地球科学来说无疑是不寻常的年代,这是板块构造学说创立和发展的时期。这一学说的创立被认为是地球科学上的一次重大突破。有人将这个学说对地球科学的重要性同日心说之对天文学、进化论之对生物学以及相对论之对物理学相提并论。不少知名科学家对它推崇备至。加拿大著名的地质学家威尔逊等人称它

    1990年04期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k]
    [下载次数:168 ] |[阅读次数:0 ]
  • 简评《历史无可避讳》

    吴亦文

    <正> 1989年第4期《文学评论》刊载一篇题为《历史无可避讳》的长文。编者在按语中说:“我们当然倡导一种比较合理、比较求实、比较科学的历史主义原则,对文学的思考同其他问题一样,都应如此。”言下之意,该文是符合这个要求的。然而,读罢全文,觉得事实却恰恰与此相反。这篇文章完全不顾历史事实,以罕见的嘲讽的言词,任意曲解我国当代文论史,全面否定毛泽东文艺思想,极力宣扬“纯艺术”的理论观点,反映出作者在政治观、历

    1990年04期 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9k]
    [下载次数:75 ] |[阅读次数:0 ]
  • 叶赛宁诗歌的哲理

    范一

    <正> 在古今中外的文学历史上,受到毁誉参半,褒贬不一评价的诗人数不胜数。但象叶赛宁这样遭到如此强烈的荣辱对比的诗人,却不多见。有的时候,他被加上种种至高无上的桂冠,被誉为“最大的大师”,“真正伟大的民族诗人”,“唯一的真正的抒情诗人”,“一百年才出现一次的诗人”,“当今世界最受欢迎的诗人之一”,“普希金的

    1990年04期 4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4k]
    [下载次数:142 ] |[阅读次数:0 ]
  • 真谛:提高创作主体面向现实人生的自觉意识——儒家“诗言志”说辨析之一

    陈一琴

    <正> 先秦儒家提出的“诗言志”说,是我国古代诗学中一个影响极其深远的理论命题,也是两千多年来中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早在东汉,经学家郑玄就说它是后世创作赞美或规谏的“诗之道”——所应当遵循的创作准则(《诗谱序》)。清代王士祯论诗标举神韵,却也赞叹它是“千古言诗之妙谛真诠”(《师友诗传录》)。现代学者、诗人朱自清曾称许为我

    1990年04期 54-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0k]
    [下载次数:209 ] |[阅读次数:0 ]
  • 清诗话(上)

    陈祥耀

    <正> 清诗惩元明之失,又吸收其所得,兼学唐宋,取资最广。诗论发达,作者不乏有自觉之理论指导。此其条件,成就似应居唐宋之上,顾事实犹不能然。其一为清代之思想钳制政策,影响诗人不能深入反映现实,揭发社会矛盾,发为实大声宏之时代强音。中叶以后,政局变化,钳制之力减弱,文人又焦思奔走于救亡维新与革命,不暇从容以推敲吟咏。其二为文人消磨泰半精力于宦途政事以及制艺学术之研治,不能以全部或主要精力从事写诗,故诗歌技巧

    1990年04期 63-69+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8k]
    [下载次数:161 ] |[阅读次数:0 ]
  • 志深而笔长 梗概而多气——刘勰论“建安七子”

    穆克宏

    <正> “建安七子”,最早见于曹丕的《典论·论文》,是指生活在汉献帝建安(196—220)时代的七位著名作家。他们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场、刘桢。刘勰对他们都有评论。刘勰对作家的评论,往往三言两语,抓住要害。十分精采。这样的例子很多,他对“建安七子”的评论就是其中一例。孔融气盛于为笔

    1990年04期 70-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6k]
    [下载次数:466 ] |[阅读次数:0 ]
  • 从二谢到何逊——南朝山水诗发展轨迹

    魏清荣

    <正> 山水草木一直是诗歌的一种点缀。到了刘宋时代,它才真正成为审美实体,成为诗人们的知己。使人欣喜的是,它的介入使中国诗歌的抒情达意找到了理想的媒介,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山水诗是南朝诗歌的一大收获。从宋至齐梁它经历了一个由山水与玄言杂揉到摆脱玄言而自立的过程。本文拟探寻它的发展轨迹。

    1990年04期 7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0k]
    [下载次数:538 ] |[阅读次数:0 ]
  • 拉辛:在后顾与前瞻中将古典主义悲剧推向顶峰

    庄浩然

    <正> 古典主义是十七世纪出现的一种美学潮流,也是继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之后,古代现实主义再度涌现的第二次洪潮。无论在理论或创作上,古典主义都是返顾过去的,它倾向于接纳已被证实的有价值的东西,承续世世代代相传的形式。而浪漫主义则是前瞻的,它总是寻求着表达新的幻想和激情的新形式。拉辛作为法国最伟大的古典主义悲剧诗人,既是后顾的,也是前瞻的。司汤达早就指出,“一切伟大作家都是他们时代的浪漫主义者。在他们

    1990年04期 8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9k]
    [下载次数:382 ] |[阅读次数:0 ]
  • 一部激励青年上进的好书——重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文建

    <正> 应海峡文艺出版社之约,最近,笔者接受了把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改编成缩写本的任务。借此机会,我想同青年朋友谈谈重读后的一些感想。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作为苏联的一位作家,他主要是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而闻名于世。尽管他一生短促,但

    1990年04期 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下载次数:420 ] |[阅读次数:0 ]
  • 试论近代中国教案发生的根本原因

    何桂春

    <正> 从1848年3月的江苏“青浦教案”到1900年义和团运动失败的50余年中,以中国农民为主体的社会各阶层人士反对西方教会侵略的斗争(有人称“教案”,亦有人称“反洋教斗争”),多达400多起。它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帝爱国斗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十年来,随着思想的解放和史学的繁荣,教案问题的研究也出现了一个百花纷

    1990年04期 95-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6k]
    [下载次数:672 ] |[阅读次数:0 ]
  • 关于《朱玉川与刘铁云》一文的订疑

    方宝川

    <正> 日本清末小说研究会樽本照雄先生主编的《清末小说研究》1988年12期发表的张纯同志《朱玉川与刘铁云》一文(以下简称《朱》文),所述有关清代太谷学派的情况,颇多疑误。因为刘鹗(字铁云)是一位太谷学派的门人,一生的思想行事受太谷学派的影响非常深刻,其所著《老残游记》小

    1990年04期 10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61 ] |[阅读次数:0 ]
  • 略论林则徐爱国思想的特点

    范启龙

    <正> (一)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加紧对中国侵略的必然产物,是中国人民伟大的反帝爱国斗争的起点,同时它又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作为反帝爱国斗争,它要求抵抗西方列强的侵略,维护国家和民族的独立;作为近代化的起点,它要求将中国社会推向前进,向一个新的更高层次的社会迈进。这既是当时历史赋予中国人民的两个任务,又成为今天评价当时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两个不可或缺的标准。

    1990年04期 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下载次数:119 ] |[阅读次数:0 ]
  • 论鸦片三角贸易

    程镇芳

    <正> 今年是鸦片战争150周年,这是一个值得中国人民永远牢记的日子。150年前,英国侵略者为了保护它罪恶的鸦片贸易,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从此,资本主义列强把一副沉重的枷锁套到中国人民的头上。今天纪念鸦片战争,重温马克思《鸦片贸易史》,对了解中华民族这段苦难的历程,不无补益。在18—19世纪的世界贸易史上,有两种独特的贸易曾引起马克思的广泛注意和深入研究,

    1990年04期 11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200 ] |[阅读次数:0 ]
  • 明末清初日本长崎福建籍华侨述略

    童家洲

    <正> 学术界一般认为,明末清初,日本长崎是旅日华侨的发祥地。日本元禄年间(1688——1703年),旅居长崎的中国人约有10000人,元禄九年(1696年)长崎市的总人口为64523人,当时旅居长崎的中国人占该市总人口的近1/6,而福建籍华侨人数居于优势。例如,17世纪70年代,在长崎的华侨四个地缘性乡帮(三江帮、泉漳帮、福州

    1990年04期 115-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4k]
    [下载次数:385 ] |[阅读次数:0 ]
  • 居高临下始传神——试论中国人物画的意象造型

    翁振新

    <正> 中国画的“传神”之说,几乎是个做烂了的题目。古往今来,许多美学家和画家都有过论述。但清人蒋骥所云“凡传神须得居高临下之意”(《传神秘要》)一语,仍然发人深思。当然这不在于“传神”本身,其精彩之处却在“居高临下”四字上。可惜蒋氏惜墨如金,语焉不详。我以为,它对于中国人物画,尤其是写意人物画的创作和研究,都富有启发性,很值得探讨。

    1990年04期 12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下载次数:121 ] |[阅读次数:0 ]
  • 高师视唱练耳教学探微

    陈雅先

    <正> 高等师范院校音乐系与高等音乐院校的师范系科主要是培养中学和中师音乐师资,所以,它的教学计划、每门课程的具体教学要求、内容、方法都有别于音乐学院所设的课程。师范院校学生在校时的学习,是为了毕业以后能胜任教学工作,今天的学习是为了明天上讲台,而不是为了上舞台。因此,在我们的专业教学中,要很好地研究学与教的内在联系,使

    1990年04期 127-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下载次数:105 ] |[阅读次数:0 ]
  • 国外中学阶段的职业定向教育及其启示

    黄鸿鸿

    <正> 一、国外中学阶段的职业定向教育概述职业定向教育在国外有着较长的发展历史。西方教育界早在19世纪末就酝酿着对学生的职业定向教育。对职业定向教育这一概念,各国提法不一,美国和日本称职业指导,法国称方向指导,苏联则称职业定向教育。但其基本含义是一致的,即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生个性特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指导他们正确选择职业。它一般包括就业指导和升学指导

    1990年04期 131-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1k]
    [下载次数:145 ] |[阅读次数:0 ]
  • 詹石窗《南宋金元的道教》一书出版

    镇标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学术界开始重视对道教文化的研究,并相继出版了一批专著。最近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我校詹石窗的《南宋金元的道教》一书,就是一部研究我国南宋金元时期道教的力作。该书共十六万三千字,主体分为三章十节,末附有关道教经籍的分析资料和实地考察资料。第一章论述新道派的产生。作者认为全真道、太一道、净明道的兴起是道士对旧道派进行

    1990年04期 137-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69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