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列宁文化思想初探

    林兆荣

    <正> 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思想家的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给我们留下了光辉的理论遗产。在列宁的极其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的宝库中,文化思想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今天,发掘和整理列宁的文化思想,并根据历史发展的实际情况,重新理解列宁的文化思想,对于方兴未艾的文化讨论热潮,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积极探索,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1988年02期 1-7+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2k]
    [下载次数:391 ] |[阅读次数:0 ]
  • 关于教育逻辑的几点构思

    陈培松

    <正> 教育逻辑是一门有待建立的新学科,许多课题还没有得到深入的探讨。在此,笔哲仅就有关教育逻辑的对象、性质以及研究教育逻辑的原则和方法提出几点设想,以就教于同行。

    1988年02期 8-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7k]
    [下载次数:247 ] |[阅读次数:0 ]
  • 全方位流动:贫困地区农村劳力转移模式新探

    李郁芬 ,方加春

    <正> 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如何摆脱长期贫困的羁绊,这是理论界和实际部门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试图根据商品经济的内在要求,从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农业劳动力的特点性质出发,探讨贫困地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1988年02期 15-19+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9k]
    [下载次数:25 ] |[阅读次数:0 ]
  • 个人收入支配意向与国民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林善浪

    <正> 无论在何种社会形态下,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支配方式及其规律是受个人收入支配意向决定的。个人收入支配意向在受社会生产、流通和分配以及其它条件制约的同时,又必然积极地或消极地反作用于社会生产、流通和分配。本文试就这个问题谈点不成熟的体会。

    1988年02期 20-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0k]
    [下载次数:55 ] |[阅读次数:0 ]
  • 把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应用于自然科学——凯德洛夫《论辩证法的叙述方法》(第二编)述评

    林可济

    <正> (1) 凯德洛夫院士的学术专著《论辩证法的叙述方法——三个伟大的设想》于1982年由苏联莫斯科科学出版社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1986年出版了该书的中译本。这部著作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三位革命导师关于如何撰写辩证法专著和准备采取哪些叙述方法的设想,探讨了把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辩证方法应用于叙述辩证法本身的问题。

    1988年02期 28-3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7k]
    [下载次数:166 ] |[阅读次数:0 ]
  • 西方哲学的理性精神和现代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兴起

    戚文藻

    <正> 近年来,叔本华、尼采、弗洛伊德、海德格尔、萨特等人的著作在高等学府中接踵而至,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研究分析非理性主义在西方思想史上的渊源、地位、作用,是当前哲学需要着重阐明的问题之一。

    1988年02期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k]
    [下载次数:358 ] |[阅读次数:0 ]
  • 心理描写——茅盾小说创作的艺术专注点

    黎舟

    <正> 茅盾小说创作是以心理描写作为重要艺术专注点的。他所塑造的许多人物形象,所以会闪耀着熠熠光彩,显得栩栩如生,读者不仅可以鲜明地感受到他们外在的声音笑貌,而且还可以进一步窥见他们隐秘的精神世界,显然与他擅长于精细地刻划人物的内心活动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茅盾小说的心理描写,受当时时代潮流和美学风尚的影响,为他的创作个性所制约。在有选择地继承和借鉴中外文学遗产的基础上,进行革新,创造,从而逐步形成自身的鲜明特色。

    1988年02期 40-4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4k]
    [下载次数:283 ] |[阅读次数:0 ]
  • 于灵魂深处见真诚——论巴金《随想录》及其与卢梭《忏悔录》的关系

    陈颖

    <正> 我尊敬卢梭,称他为“老师”,一,我学习他写《忏悔》讲真话,二,我相信他的说法:人生来是平等的。——巴金《随想录》七十一·《序跋集》跋一一部《随想录》,洋洋洒洒四十二万字。这是文学老人巴金六十年创作生涯的最后总结,也是历史老人巴金八十年人生经验的深刻结晶,更是思想老人巴金一生探求真理的最强烈心声。读《随想录》,谁能不为作者那颗燃烧的赤诚的心所震撼。巴金,这位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从他二十年代走上文学道路开始,那颗心就燃起来了,而今已是八十多岁的耄耋老人,可那颗心依然在燃烧,而且光焰四射。有的人在劫难余生之后变得萎萎缩缩,举步唯艰,而巴金在噩梦醒来之后却变得更勇敢、更无畏了。他的五本《随想录》看似拉拉杂杂,但

    1988年02期 4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5k]
    [下载次数:923 ] |[阅读次数:0 ]
  • 论陈亮词的风格——兼述对“微言”二字的看法

    张文潜

    <正> 南宋初期词坛出现的许多内容深刻的爱国壮词,标志着宋词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动乱的现实丰富了词人们的生活,从而也充实了他们的作品内容,在许多爱国志士特别是辛弃疾的创作实践之下,豪放词派成为宋词发展中的主流。辛词以悲壮激昂为基调,他那积极进取,时刻不忘恢复的心情不仅直接表露在他的壮词中,由于创作要求的关系,有时也以比兴方式

    1988年02期 53-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213 ] |[阅读次数:0 ]
  • 晚唐文人词成熟因由断想

    吴雄

    <正> 文人词,萌生于初唐晚期,及至晚唐,日臻成熟。文人词的成熟,使晚唐(包括五代)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它结束了唐诗鼎盛的局面,开创了宋词辉煌的时代。文人词的成熟,是以晚唐词人创作的

    1988年02期 57-6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1k]
    [下载次数:76 ] |[阅读次数:0 ]
  • 论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过渡语

    李如龙

    <正> 1、什么是过渡语1.1 在方言和普通话之间,存在着一种既不是方言、又不是普与话的过渡语。所谓“兰青官话”,大体上就是这样的过渡语。方言地区的人学习普通话,除了从小离开实乡,在很好的普通话环境中生活,一般人都

    1988年02期 62-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7k]
    [下载次数:1750 ] |[阅读次数:0 ]
  • 高师现代汉语音理教学三论

    沙平

    <正> 高等师范院校担负着培养中等学校师资的任务,以中等师范学校为桥梁,它实际上还间接担负着培养小学教师的任务,而中小学教师又是广大中小学生的直接教育者,因此切实有效地改进高师的语音教学,对促进全社会推广普通话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工作,具有不容忽视的深远意义。本文仅就高师现代汉语音理教学提出一管之见。

    1988年02期 7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2k]
    [下载次数:75 ] |[阅读次数:0 ]
  • 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早期传播问题辨析

    应祖国

    <正> 对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早期传播问题,长期以来理论界一直存在着一种似是而非的看法。即:认为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早期传播是由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并碰壁之后,人们才开始传播社会主义学说的;而社会主义学说的传播又是先传播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再传播科学社会主义的。

    1988年02期 77-80+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下载次数:174 ] |[阅读次数:0 ]
  • 对《新史学》“中译本序言”的异议

    夏祖恩

    <正> 《新史学》是美国历史学家詹姆斯·哈威·鲁滨孙(James Harvey Robinson,1863—1936)的史学名著,1912年出版(1922年重版)。全书凡八章。作者主要是针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保守派史学的流弊,就史学研究的范围、方法等一系列问题提出的新看法。后来形成“新史学派”,在美国史学界产生很大的影响。

    1988年02期 81-86+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1k]
    [下载次数:127 ] |[阅读次数:0 ]
  • 方伯谦案新探

    陈贞寿 ,黄国盛 ,谢必震

    <正> 方伯谦被杀是不是一桩冤案,学术界已进行过一些有益的探讨,但至今尚无定论。本文根据尚未发表过的史料——卢毓英的《卢氏甲午前后杂记》(手稿本),并参考其它有关史籍,认为方伯谦被杀确系冤案。

    1988年02期 8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k]
    [下载次数:139 ] |[阅读次数:0 ]
  • 刘备汉中撤军刍议

    吴健

    <正> 公元219年6、7月间,刚从曹军手中夺取汉中地区的刘备,只留少数兵力守卫此地,自己和文武官员率主力部队撤回了益州。这个军事行动给蜀汉政权带来的是利还是弊?它与事隔不久的曹军主力自关中东移洛阳以征讨关羽和关羽丢失荆州之间又有什么关系?与法正的汉中建策及《隆中对》的关系如

    1988年02期 92-9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5k]
    [下载次数:181 ] |[阅读次数:0 ]
  • 郑和下西洋与妈祖

    张桂林

    <正> 宋代以来,妈祖就成为航海者心目中的保护神。航海者认为在海上遇险时,只要向妈祖祷告,就会有“神灵显应”,化险为夷。妈祖成为航海者与风涛搏斗的精神力量,赢得了千百万航海者,尤其是渔民的崇拜。至明朝水乐初年,郑和下西洋的

    1988年02期 98-103+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5k]
    [下载次数:327 ] |[阅读次数:0 ]
  • 黄炎培职业道德教育思想探微

    黄仁贤

    <正> 重视职业道德的陶冶和训练,培养全面发展的职业人才,是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半个世纪以来,黄炎培及其中华职业教育社诸同人在研究、倡导、试验、推行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始终坚持职业技术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并举的办学方向,在如何有效地实施职业道德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立了一套独具特色的职业教育理论。发掘、研究黄炎

    1988年02期 104-109+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5k]
    [下载次数:262 ] |[阅读次数:0 ]
  • 洛克“感觉论”和“反省论”哲学心理学思想述评

    陈伙平

    <正> 英国近代著名哲学家、经验主义心理学创始人约翰·洛克(Locke,J.1632—1704)花了整整二十年时间,于1690年完成了《人类理解论》这一哲学巨著。这部著作在西欧各国曾经“象一位久盼的客人一样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尽管洛克在这部巨著中所提出并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关于人类知识的起源、可靠性和范围,但旁及伦理学、心理学、宗教等领城,尤

    1988年02期 110-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7k]
    [下载次数:309 ] |[阅读次数:0 ]
  • 高校科研选题原则试论

    翁春霖

    <正> 人们要进行科学研究,首先必须选题。选题集中地体现着研究者的科学思维、理论认识、实验能力以及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科学史表明,选题得当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科研工作的成败。物理学大师爱因斯坦在前半生的科研活动中,之所以能够硕果累累,特别是创立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相

    1988年02期 116-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6k]
    [下载次数:231 ] |[阅读次数:0 ]
  • 谈特短期对日汉语教学

    李延瑞

    <正> 短期对外汉语教学一般指四至八周的对外汉语教学。我校曾经两次接待日本长崎县立国标经济大学汉语研修团的成员,他们多是该校二年或三年级的学生,利用暑假到福州边旅游,边学些汉语。双方商议研修团成员在榕期间,每日上午学习汉语,下午参观游览,晚上自由活动。前一次学习的时间是九个上午,后一次则是八个上午,实际学习时间都不满一星期。

    1988年02期 123-127+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下载次数:180 ] |[阅读次数:0 ]
  • 画乃心印——论黄慎人物画的自我表现

    翁振新

    <正> 纵观黄慎的人物画,特别是写意人物画,我们就会感觉到,他笔下的形象多是比较犷悍、奇倔、近乎狂怪的,“笔意纵横排奡,气象雄伟”(窦镇:《国朝书画笔录》),蕴含着一种不甘屈服而又深沉感伤的人生感慨,表露出异常强烈的美学性格,这是画家独特个性的物化,“这种将题材.对象,笔墨统统作为表现主观心情意绪的工具……是对那个黑暗社会的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对抗和揭露?(李泽

    1988年02期 128-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下载次数:130 ] |[阅读次数:0 ]
  • 二胡演奏的艺术表现力——兼谈高师二胡教学

    陈德明

    <正> 无论是在教学过程,或艺术实践,器乐演奏音乐会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一些二胡演奏者,他们虽然技巧纯熟,所奏之曲却不能动人心弦。还有的演奏者虽然模仿逼真,却觉得感情不真,意境不深,演奏效果显得呆板、枯竭,缺乏感染力,不能引起听众感情的共鸣。作为高师的二胡教学,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重视。从教学和演奏的角度讲,我们不但要求学

    1988年02期 133-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下载次数:90 ] |[阅读次数:0 ]
  • 试谈声乐教学法

    郑慕才

    <正> 声乐教学中具有两类不同的方法,一种是将技能技巧运用于歌唱的方法,称为“唱法”,另一种是传授唱法的方法,称为“教学法”。教学的成败,不仅依附于唱法的优,劣,更取决于教学法的正、误。实践告诉我们:能唱者未必能教,能教者必须能唱。对声乐教师而言,通晓唱的功夫和教的本领是必要的。

    1988年02期 138-139+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107 ] |[阅读次数:0 ]
  • 有益的探索——简评《思想工作方法通论》

    陈晓云

    <正> 党的十三大阐述和确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犹如和煦的春风,给各条战线注入了无尽的活力,也给思想政治工作和理论研究带来了崭新的气象。即将出版的《思想工作方法通论》(吴亦仙等主编),就是适应这种新形势而产生的。十几位同志经过几个月的辛勤笔耕,终于如期将此书奉献给广大热心的读者。

    1988年02期 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1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