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研究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张亮;

    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思想体系在全球传播过程中必然会经历不同程度的本土化改造。本土化之所以是必然的、必须的,是因为这些思想体系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中国已进入新时代,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历史地成为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站稳为人民这个根本立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才有可能结出甘甜的果实。以人民为中心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必须能够把握、表达激荡在人民心中的时代声音,创新性地激活存在于人民心中的哲学遗产,用人民喜闻乐见的"普通话"讲好精深的哲学理。

    2021年01期 No.226 1-7+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1183 ] |[阅读次数:27 ]
  • 马克思对西方传统正义观的辩证批判

    杜利娜;刘同舫;

    马克思对西方传统正义概念持辩证批判的态度,而非全盘否定。青年马克思未能脱离时代精神的框架,站在理性主义立场上从抽象范畴出发肯定了西方理性正义观的进步性;在把人的实践及生产劳动确立为本体论根基后,马克思看穿了自由主义的错谬,认识到唯心主义及法权理念的局限性,指出自由主义的正义理念可能消解现实社会弊端、麻痹无产阶级革命精神;站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马克思强调人的生产劳动实践的正义性,揭示了资产阶级分配正义观营造的平等假象。基于对唯心主义把正义作为物质实践"先导"的批判,马克思实现了同西方哲学抽象运演正义范式的决裂,探索实现人类解放的正义诉求,体现了他对西方传统正义观追求人的自由发展这一价值内核的批判继承与改造。

    2021年01期 No.226 8-14+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1116 ] |[阅读次数:25 ]
  • 守正与拓新:恩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独特贡献

    刘占虎;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解放论述的核心内容,恩格斯作为主要创始人为社会主义的科学化做出了独特贡献。恩格斯根据亲身观察和可靠资料率先展开对资本时代的经济批判,论证了社会主义科学化的经济事实基础,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马克思深入市民社会研究来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通过对"哲学基本问题"的阐释,以辩证法的科学视野在思维与存在的统一性上明确了"改变世界"的前提和无产阶级实现自我解放的实践逻辑,拓展了社会主义科学化的"新世界观"论域。通过重新研究"全部历史"并综合自然科学研究成果,进一步论证和丰富了支撑社会主义科学化的"历史科学"。恩格斯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创立者、忠实维护者、发展者,以科学方法对待马克思思想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整体性和规律约束性上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理论特质、实践逻辑,为科学社会主义的时代化出场提供了原生态的价值坐标和方法论。

    2021年01期 No.226 15-26+168-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1718 ] |[阅读次数:22 ]

生态文明研究

  • 基于量化国际比较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世界价值

    樊阳程;徐保军;

    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与116个国家的生态环境治理相关指标进行量化比较发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国际优势尚不明显,但1990年以来,不同阶段的建设推进都较快,并在2010年后进入加速阶段,建设进展总分位列各国之首,协调发展成绩突出。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深化了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型现代化道路的范本,为全球社会应对生态危机提供了价值引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绩得益于自身制度优势、政治优势、思想优势、文化优势和价值立场优势。在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中,中国将在区域合作共建、国际话语传播、经验交流合作和全球责任担当方面进一步发挥作用。

    2021年01期 No.226 27-39+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0K]
    [下载次数:849 ] |[阅读次数:42 ]
  • 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以福建省为例

    黄茂兴;张建威;

    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实践,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以福建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协调模型,定量测度2008—2018年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格局,并利用面板数据建立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及二者的耦合协调水平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和"基本协调—中度协调"的演进态势;各地区间协调发展差异明显,呈现"南高北低"的发展格局;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创新投入、工业化水平和政府能力对于促进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2021年01期 No.226 40-54+169-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8K]
    [下载次数:2198 ] |[阅读次数:54 ]
  • 习近平关于科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内蕴与时代价值

    王建东;

    习近平关于科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是对科技的反生态性与生态性论争的超越,其理论内蕴主要是科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立足于资源紧缺、环境污染以及生物安全风险等问题的解决,要着眼于实现绿色发展,要着力于以绿色科技为重要手段、绿色科技创新为内在动力、绿色科技人才为根本保障。习近平关于科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发展与自然环境关系思想,是新时代科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重要理论指南。

    2021年01期 No.226 55-62+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2134 ] |[阅读次数:50 ]

社会学研究

  •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笔谈

    刘少杰;翟岩;营立成;陈氚;吴时辉;

    <正>主持人语:近年来,随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创新的呼声日益增强,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也引起了更多的学者关注。如何评价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学术传统和学术地位?如何判断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同实证主义社会学传统以及其他社会学传统之间的关系?如何认识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的各种当代社会学新思潮?对待这些问题的认识和回答仍然存在很多分歧,甚至在某些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名义发表的文献中,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也不是很清楚。然而,明确地回答这些问题,是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研究的前提。

    2021年01期 No.226 63-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1597 ] |[阅读次数:67 ]
  • 新形势下促进区域社会流动机会协调发展:理论、经验与对策

    项军;

    区域间非均衡发展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已有研究主要关注收入等"结果"的区域间不平等,较少考察社会流动"机会"在区域间的差异。从工业化理论出发,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测量不同区域和省份的教育、职业获得及代际流动机会,发现社会流动机会的区域差异模式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城镇并未产生显著的区域差异,而农村则呈现出显著的地区差异,且表现为东中西部递减的趋势。这可能受到户籍制度、政府治理体制、家庭教育决策等因素的影响。

    2021年01期 No.226 94-105+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3K]
    [下载次数:560 ] |[阅读次数:28 ]

新媒体研究

  • 自动化新闻与新闻劳动的重构:技能变迁的视角

    姚建华;

    自动化新闻是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具体应用,它重构了包括新闻劳动在内的传媒生态的核心要素。随着自动化新闻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快速崛起,新闻记者正经历着由"去技能化"向"再技能化"的技能变迁,且"多技能化"的趋势日渐明朗。同时,新闻生产过程和劳动者技能成长的有效结合反映出自动化新闻背景下的人机关系是一种"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共存关系,而非"有你没我"的竞争关系。在未来,自动化新闻能否成为一种更为进步和解放的力量,赋予新闻劳动以独立的、建设性的意义,既事关新闻从业者美好的职业愿景,也为相关研究者打开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2021年01期 No.226 106-114+170-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1080 ] |[阅读次数:28 ]
  • 数字劳动的时间规训:论互联网平台的资本运作逻辑

    吴鼎铭;胡骞;

    数字资本借由传播技术的力量,对传统劳动进行了时空分离与权力内嵌,实现了劳动的媒介化,形塑了移动传播时代的数字劳动;与此同时,数字资本又通过时间规训,建构了"即时"生产制、弹性工时制、时间压缩与高效生产、定时与劳动同步化、时间商品化等多样化的数字劳动景观。跳脱劳动的规训与剥削,寻找劳动的自主性,既需完善制度建设以维护平台与劳工双方的合法权益,又需提升网民媒介素养从而让传播技术成为助推个人自由与解放的工具。

    2021年01期 No.226 115-122+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4348 ] |[阅读次数:28 ]
  • 为何截屏:从屏幕摄影到媒介化生活

    宋美杰;陈元朔;

    技术从被需要、被设计、被使用到成为一种战术工具的过程,成为日常生活媒介化的一个微观缩影。从"拍摄屏幕"到"用屏幕拍摄"的技术演变过程,展现了截屏"可复制""可存储""分享性"和"瞬发性"的可供性。当下应用程序、图像编辑技术与媒介平台在相互交织、嵌套的过程中,又创造出了超越截屏设计者所预期的应用方式。截屏为物的行为不仅催生了文字图像化、集屏审美、权限转移、语境崩塌等现象产生,还成为管理与被管理者、平台与用户间围绕屏幕进行权力对抗的重要战术工具。对截屏的媒介考古有助于发现来自于其实体前身的物质性隐喻,对个体的多媒材组织策略的观察兼顾到使用者的能动性,二者结合成为数字技术物研究的新路径。

    2021年01期 No.226 123-132+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2497 ] |[阅读次数:43 ]
  • 情感慰藉、柔性社交、价值变现:青年亚文化视域下的盲盒潮玩

    曾昕;

    当下,盲盒已成为青少年潮流消费中受众最广、热度最高的品类,其显著商业价值的背后,热议、争论与诟病也从未停止。事实上,盲盒在物质消费的表象下,包含隐藏的精神属性与文化价值,具有情感寄托、童趣认同和乌托邦想象的空间;玩家通过盲盒,实现了情感慰藉,并发展出柔性社交、多渠道变现等新功能,实现了消费者、创作者、营销者等多重身份的转换,呈现出社交与逃逸、抗争与互融并存的生活态度,是一种具有张力的亚文化景观。对盲盒玩家的深入考察有助于理解这一具有"异质性"亚文化人群的消费心态、情感需求与文化行为,给青年亚文化提出了新的阐释空间。

    2021年01期 No.226 133-141+171-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11937 ] |[阅读次数:37 ]

教育新观察

  • 超越课堂革命:“双一流”建设高校协同育人模式建构

    叶信治;钟惠珍;

    课堂革命是新时代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但是,课堂教学固有的一些抑制学生创造力的属性,难以通过自身内部革命去除,因而需要建构超越课堂的、更具活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科研和服务,与教学一样具有人才培养的功能,甚至是教学无法替代的功能。因此,"双一流"建设高校应充分发挥科研和服务的育人功能,构建教学和科研协同育人、教学和服务协同育人以及教学、科研和服务协同育人的新模式。

    2021年01期 No.226 142-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1367 ] |[阅读次数:34 ]
  • 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中国式图景:两种参与模式的嵌套

    申超;王志强;

    随着我国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的稳步推进,建立和完善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体系和机制已日渐成为我国大学内部治理改革的重要议题。以A大学为典型个案所开展的质性研究表明,其学生参与大学治理主要凭借科层式与协商式两种相互嵌套的参与模式进行。其中,协商式参与是科层式参与的重要补充,甚至成为学生寻求有关问题解决的救济方式,而科层式参与和协商式参与的理念亦存在相互渗透与融合。这种嵌套式的参与模式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建立在大学主动赋权与校生双方相互信任基础上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新模式,它基于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本土话语,是行政主导下的协商治理,强调现代科层制基础上的多元参与。

    2021年01期 No.226 152-159+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807 ] |[阅读次数:54 ]
  • 高考命题落实立德树人价值引领的现实意义和实现路径

    黄俊兴;

    高考命题落实立德树人价值引领既是新时代赋予高考命题改革的根本任务,也是新时代高考命题的理论遵循和实践指南。以立德树人作为新时代高考命题的价值引领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是办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实现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和高考核心功能的现实要求。高考命题落实立德树人要体现民族性、时代性、现实性和融合性。要建立健全以信念融合引领的认同机制、制度保障的协同机制和价值牵引的落实机制三位一体的高考命题工作治理体系,多维展开,协同推进,把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高考命题工作的理念、思路和措施上。

    2021年01期 No.226 160-16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
    [下载次数:817 ] |[阅读次数:22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