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向阳;
"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这一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方法论,是列宁在其丰富的革命实践中逐步丰富和发展起来的。无论是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还是在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党都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方法。进行具体分析要抓住三种类型的事实:一是最简单、最普通、最基本、最常见、最平凡的事实,此类事实往往反映某一问题的基本属性;二是最直接、最明显、最聚焦、最为人们广泛认知的事实,这类事实往往反映着人们解决问题的共识;三是最复杂、最缠绕、最深层次的事实,此类事实往往反映着问题的本质和基础。
2020年06期 No.225 1-8+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2817 ] |[阅读次数:0 ] - 张傅;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迄今已近百年。新民主主义时期党以坚定的信仰、百折不挠的精神,就地取材、实事求是的态度开创了一系列适应于战争年代的组织传播的模式和手段,是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力量。新中国成立以后,党有效运用革命胜利的局势,在复杂的环境下,通过全方位的传播,推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运动蓬勃展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成为人民群众的行动指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历史的波折中积极吸取经验教训,学习、传播马克思主义走出教条、走出盲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为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内容,运用大众传媒多角度传播马克思主义成为重要的探索。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展开传播,在实践中淬炼共产主义信念,坚持"有信仰的人传播信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受众理念,高度重视主流媒体的传播作用,积极开发互联网平台的传播功能,以中国故事作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新载体,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百年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坚持将传播主体的信仰性和组织性、传播客体的群众性和自觉性、传播内容的创新性和选择性、传播路径的多元性和权威性有机结合起来,有效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使之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利器。
2020年06期 No.225 9-18+167-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2362 ] |[阅读次数:1 ] - 杨林香;
习近平关于师德的重要论述包含大德、公德、私德三重意蕴。习近平的重要论述高屋建瓴,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育人的根本在立德,明大德体现师德的国家意志,凸显师德的政治灵魂和人民情怀;守公德聚焦师德的价值共识,侧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强调教师遵守职业规范和行为准则;严私德是传统美德的创新转换,突出教师个人修养的境界,强调教师不言之教的示范。习近平的重要论述深化了我们对师德意蕴的既有认知,同时为进一步强化师德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2020年06期 No.225 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2333 ] |[阅读次数:0 ] - 陈桂蓉;
奋斗价值观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主体对"奋斗"这一精神品质的价值评估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其态度、倾向、主张和信念等系统观点。它是中国共产党的主流价值观。新中国成立至今,奋斗价值观的传承演变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并呈现不同的时代特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价值观的伦理蕴含在国家层面,要求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要营造公平正义的制度环境,激励和保护人们的奋斗动力。在社会层面,要营造宽容、尊重、和谐的社会氛围,培植奋斗者成长的沃土;友善、关爱、帮扶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体,彰显社会良善和正义。在个人层面,要求奋斗要有勤劳的品质;奋斗必须诚实劳动、公平竞争;个人奋斗必须与国家民族发展需要同向同行。
2020年06期 No.225 25-31+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436 ] |[阅读次数:0 ]
- 刘少杰;
易地搬迁扶贫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同习近平同志关于精准扶贫的战略部署相比,还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空间失衡是贫困居民易地搬迁后存在的突出问题,应当对贫困居民搬迁后空间失衡的产生原因和实际表现做出深入分析,在地理空间、社会空间和表象空间的复杂联系中,探寻化解空间失衡的行之有效的精准对策。应当积极引导搬迁居民参与互联网活动,在网络空间中开展信息交流和社会交往,促进移民新村从陌生关系早日转化为熟悉关系,同时提升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能力,实现扶贫、扶志、争取新发展的统一。
2020年06期 No.225 45-50+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828 ] |[阅读次数:0 ] - 董运生;昂翁绒波;
身体是个体存在的物质载体,脱离身体的个体是不存在的。身体处于环境之中,寓于空间之内,身体研究中不乏空间概念与相关意义。本文以身体空间研究为例,结合身体空间研究的理论视角和实践方法,分别从二元性、多元性、异质性和复合性四个维度出发进行理论梳理和观点考察。二元性体现了身体空间的对立与辩证,多元性体现了身体空间的扩展与再生,异质性体现了身体空间的对立与反抗,复合性体现了身体空间的嵌入与整合。以上四个维度之间相互独立又不失关联,通过这些维度把握空间性质,进而形成理论框架去理解和认识其他空间,探索空间形成路径,希望能为空间社会学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理论探索与经验总结。
2020年06期 No.225 51-57+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50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