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城乡人力资源结构大调整的特点、成因及趋势

    王知桂,李建平

    中国城乡人力资源结构大调整是我国社会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产物。改革开放以来 ,农村人力资源向城市转移已呈现出大规模、跨时空、谋求多元目标等新特点。其原因在于 :长期形成的城乡人力资源分布结构不合理严重阻碍了我国现代化进程 ;改革中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使城乡人力资源重新配置成为必要 ;而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壁垒的松动则为该结构调整提供了可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在于农村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2001年02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239 ] |[阅读次数:0 ]
  • 博士生导师严正教授

    2001年02期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下载次数:15 ] |[阅读次数:0 ]
  • 关于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劳动关系的处置难点与对策研究

    陈少晖

    本文通过对目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的现行政策举措和实施难点的实证分析 ,从传统就业体制惯性、社会保障结构失衡、隐性就业的体制诱因、利益补偿机制的缺失等制度层面 ,探寻下岗职工劳动关系难以理顺的症结所在。并在此基础上 ,从制度创新的视角 ,提出了化解下岗职工劳动关系处置难点 ,构建新型劳动契约关系的基本对策

    2001年02期 8-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67 ] |[阅读次数:0 ]
  • 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

    杨新华

    从理论意义上分析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涵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题和本质要求是一致的。从实践角度来考察 ,解决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和东西部地区发展的差距问题 ,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结合国情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采取五项主要措施

    2001年02期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231 ] |[阅读次数:0 ]
  • 福建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凌起

    区域经济发展直接涉及交通运输的建设 ,两者的关系可以揭示出这样的规律 :当区域经济发展迟缓、乏力时 ,它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和投入能力萎缩 ,表现为区域经济对交通运输发展的限制和阻碍 ;当区域经济蓬勃发展时 ,它对交通运输发展的需求迫切 ,投资积极性旺盛 ,但因交通运输发展本身的技术经济特点 ,不可能迅速显出效果 ,因而表现为交通运输发展滞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福建这两者的关系即显示这种特点。它经历了从“严重制约”到“基本缓解”的巨大变化 ,但迄今交通的发展水平仍落后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本文从这两者关系的理论认知、本省这两者关系历程的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协调决策建议诸方面 ,作出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2001年02期 20-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065 ] |[阅读次数:0 ]
  • 福建西部旅游开发必须走与东部协同之路

    郑耀星

    福建省短距离内东西部旅游资源类型差异大 ,旅游开发水平差距更大。福建省西部旅游开发要早出效益 ,必须走与东部协同之路 ,加快沟通东西部的旅游交通 ,组建东西部跨地域旅游企业集团 ,制订东西部旅游合作开发规划

    2001年02期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134 ] |[阅读次数:0 ]
  • 论司马迁的货殖思想

    吕庆华

    司马迁货殖思想的哲学基础是天道自然观 :人性自然、物性自然、经济自由放任。本文从三个方面揭示了司马迁货殖思想的主要内容 :农业生产“丰欠循环说”与“待乏”原则 ;治生之术———知时、知人、奇胜 ;合理利润率与商业资本运营理论。本文旨在阐明司马迁的货殖思想独具特色 ,对现代商业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建设和发展 ,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2001年02期 3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368 ] |[阅读次数:0 ]
  • 关于婚姻法修正案夫妻财产立法的若干问题评析

    张莉

    我国现行婚姻法关于夫妻财产关系的立法存有诸多不足之处 ,婚姻法修正案对之进行了若干补充和修正。但在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的范围上 ,仍有一些财产的归属认定不清 ,另外 ,在夫妻约定财产制 ,夫妻共同财产管理等问题上 ,立法也尚有缺陷。本文对这些问题作粗浅的评析并提出完善的思路

    2001年02期 37-4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458 ] |[阅读次数:0 ]
  • 关于不安抗辩权若干问题的探讨

    史振郭

    不安抗辩权是我国合同法确立的一项新的重要的合同履行制度 ,目的在于防止合同纠纷、合同欺诈保护先履行方的合法权益。本文着重对不安抗辩权发生的条件、权利行使的限制、“经营状况严重恶化”、“适当担保”、“合理期限”以及预期违约制度等重要问题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

    2001年02期 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576 ] |[阅读次数:0 ]
  • 格拉斯的《铁皮鼓》与20世纪小说叙事学

    李万钧

    《铁皮鼓》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 ,在于它以第一人称叙事统帅九种叙事法而与一般第一人称叙事小说不同 ;它有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符号象征系统而与一般用象征手法叙事的小说不同 ;它以超越国界的广阔人性真实为描写对象而与一般描写人性的小说不同 ;它继承和发展了日耳曼民间笑文化传统而与一般当代西方小说的话语资源不同 ;它以历史和现实为镜探索当代人性及当代世界的前途而与以神话影射现实的西方小说不同 ,因此它是 2 0世纪小说叙事学的创新

    2001年02期 47-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980 ] |[阅读次数:0 ]
  • 苏轼论《文选》琐议

    穆克宏

    苏轼是北宋的大文学家 ,他对《文选》的评论 ,对后世颇有影响。苏轼论《文选》有得有失 ,本文对此进行评判。由于苏轼不喜《文选》 ,感情用事 ,常有贬低《文选》的现象 ,对此本文则加以驳正。《文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 ,对后世文学有深远的影响 ,正确地评价《文选》 ,是我们今天研究《文选》学的一项任务

    2001年02期 54-5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293 ] |[阅读次数:0 ]
  • 从《史传》篇看《文心雕龙》文体论的得失

    江震龙

    本文以刘勰《文心雕龙》中的《史传》篇作为解剖对象 ,在梳理刘勰文体论的框架设计、研究原则、内在理路、实际成效的基础上 ,将其置于中国古代文体论和史传演变的历史视野中考查审视 ,概括和总结了《史传》篇所体现出的刘勰文体论的三大突出成就和三点偏颇

    2001年02期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187 ] |[阅读次数:0 ]
  • 明代戏曲中关羽形象的多种形态探析

    刘海燕

    朱有火敦《关云长义勇辞金》杂剧和无名氏《古城记》传奇是以关羽为主要人物的戏曲作品 ,这两部作品是明代关公戏的代表。明代孤本戏曲选集中 ,以关羽为主角的单出戏被大量选入。关羽作为神的形象也广泛散见于其它题材的戏曲作品。这向人们充分表明代关公戏创作和演出的繁荣。本文选取明代这一时间横断面 ,考察并分析戏曲中关羽形象共时并存的多种形态。

    2001年02期 6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730 ] |[阅读次数:0 ]
  • “正始之音”辨

    叶枫宇

    “正始之音”最初是一个玄学概念。但近年来一些文学史常将它借指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正始文学。本文就此追溯了“正始之音”这一概念的历史源流 ,并论证了这种借用是不合适的

    2001年02期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444 ] |[阅读次数:1 ]
  • 冰心的翻译与翻译观

    林佩璇

    冰心不仅是中国现代卓越的作家和诗人 ,而且也是在翻译上有杰出成就的翻译家。本文主要从翻译宗旨、译者素质、翻译原则、译诗观点等四方面对她的翻译理论和技巧进行归纳和评介

    2001年02期 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198 ] |[阅读次数:0 ]
  • 试论态势语运用

    刘一承

    本文试论述了态势语的特点、作用及运用原则与操作要领

    2001年02期 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766 ] |[阅读次数:0 ]
  • 文化三性阐微

    王玉华,买向东

    本文从文化学、文化人类学角度阐释了文化所具有的基本内在属性 ,认为文化是演化的 ,并且是趋于整合的。文化作为时间的存在处于不断的迁流转徙之中 ,每个时代的文化均有其独特的“特征性目的” ,在价值上无可区分轩轾。将文化在时间上的传递看成是朝着进步发展方向进化的 ,乃是“现代中心主义”的情绪性反应。处于不同空间的文化存在形态也有其各自的“特征性目的” ,在价值上无可区分轩轾。以己族文化的价值为标准去评判别的文化 ,将己族文化的价值看成是普适的 ,乃是“我族中心主义”的情绪性反应。存在于不同空间的文化之间的交流表现的是本土文化对异体文化的涵化 ,而不是异体文化对本土文化的替代。因此 ,对于人类运用其“理性”进行文化的创造或者文化秩序的重建时 ,笔者主张一方面要对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抱有高度的谦逊与敬服 ,另一方面要致力于建立一个适合自己时代需要的合理化的现代的文化体系

    2001年02期 8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136 ] |[阅读次数:0 ]
  • 福建人文与中西文化交流

    郭延礼

    近代福建群星璀灿 ,辉耀文坛 :林则徐的“师敌之长技以制敌”的主张 ,严复在西学传播史上的功绩 ,林纾对外国文学名著的翻译 ,辜鸿铭和陈季同在中学西传方面的突出贡献 ,等等。福建近代文人在中西文化交流方面表现出了积极的开创精神、学习西方的自觉意识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2001年02期 90-9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295 ] |[阅读次数:1 ]
  • 论我国企业文化的观念创新

    柯荣

    企业文化是从西方引入的一种新型企业管理理论 ,它在我国经历了近 2 0年的风风雨雨 ,接受了中国特色的洗礼 ,极大地提升了我国企业管理水平。然而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我国的企业文化亟需创新。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 ,观念创新是行为创新的的先导。因此 ,加强研究企业文化的观念创新 ,才能够卓有成效地推动我国企业文化走进新时代。本文试从树立改革开放、以人为本、文化竞争 3种新观念进行论述

    2001年02期 9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42 ] |[阅读次数:0 ]
  • 近代新教育在废科举后发展取向的偏差

    杨齐福,吴敏霞

    近代新教育虽然在废科举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却又存在着种种问题 ,新教育的发展取向也由是出现偏差。这是由于人们心目中陈旧落后的教育思想未泯以及近代社会的特殊情景所致

    2001年02期 108-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525 ] |[阅读次数:0 ]
  • 试论彭寿松与民国初年福建政局

    谷桂秀,陈孝华

    彭寿松是辛亥革命的有功之臣 ,民初福建省军政大权的实际操纵者 ,在其短暂的执政生涯里 ,推行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措施 ,但由于其自身的不足和民初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 ,导致民初福建政局动荡 ,给北洋军阀势力伸入福建以可乘之机

    2001年02期 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88 ] |[阅读次数:0 ]
  • 朱子论诚敬

    陈敏

    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论述朱子的“诚敬”思想 :朱子对“诚意”的诠释 ;朱子用理学观念对“诚”的阐发 ;朱子关于“诚”与“敬”、“信”关系的论述 ;朱子有关“诚意”和“致知”关系的发挥。朱子的上述思想对 2 1世纪人们有深刻的启迪

    2001年02期 119-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426 ] |[阅读次数:0 ]
  • 清代台湾社会慈善事业初探

    王尊旺

    本文对清代台湾的慈善事业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文中认为 ,清代台湾在官民的共同努力下 ,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慈善机构 ;在经费的来源上 ,许多捐款人以财产出租生息的方式保证了经费的正常收入 ;在管理上 ,无论是官办还是民办 ,都在不同程度上纳入了官方管理的范畴。而台湾慈善事业之所以兴旺发达 ,又与大陆移民涌入有着密切关系

    2001年02期 122-126+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390 ] |[阅读次数:1 ]
  • 自我价值感的功能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黄向真

    自我价值感是自我意识的核心成分 ,而自我意识又是把所有的心理成分整合起来的核心机能 ,对自我价值感的理论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第一部分从意义系统的建构角度为自我价值感进行了心理学的理论定位 ;第二部分探讨了自我价值感主要的心理功能 ;第三部分指出培养自我价值感的主要教育措施。自我价值感作为人格的精神支柱 ,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2001年02期 127-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037 ] |[阅读次数:0 ]
  •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林菁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孕育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本文简要阐述了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并探讨其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启示 :一是优化人格构建的初始环境 ;二是建立健康的心理防御机制 ;三是倡导儿童游戏 ,重视情绪疏导 ;四是构筑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道德观念

    2001年02期 13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6049 ] |[阅读次数:0 ]
  • 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现状的反思——兼论心理健康的平衡说

    叶元辉

    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现状可归纳为六种依据、两种思路与两种倾向。心理健康的标准应注重两种倾向———社会性和个体性的统一。这种统一体现于适应与发展应成为心理健康考察的基本对象 ,并最终落实在对心理机能的评估上。在此基础上 ,本文提出了“心理健康的平衡说” ,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心理机能上的平衡状态

    2001年02期 138-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687 ] |[阅读次数:0 ]
  • 论陈宝琛近代新式教育实践

    张帆

    本文论述了陈宝琛在“闲放”家乡福建期间 ,于 1896年至 190 9年创办近代新式教育的业绩。文章从陈宝琛躬行新式教育实践入手 ,探讨其实践活动的特点 ,对今天的启示及办学实绩产生的原因 ,并对陈宝琛近代新式教育实践作出评价

    2001年02期 142-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292 ] |[阅读次数:0 ]
  • 素质教育中的学生个性发展

    杨建义

    本文强调素质教育是一种个性化教育。文章分析了当前制约学生个性发展的因素和学生个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对如何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提出了建议

    2001年02期 148-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511 ] |[阅读次数:0 ]
  • 谈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视唱练耳课学习方法的变革

    陈雅先

    陈旧的音乐教育观念是与时代精神格格不入的 ,是造成音乐学习失败的主要原因。掌握正确的音乐学习方法是使音乐学习获得更大成果的重要条件。学习方法意识的培养应成为高师视唱练耳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视唱练耳课程学习方法的传授过程应成为发展学生音乐个性、提高综合音乐素养的过程

    2001年02期 152-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457 ] |[阅读次数:0 ]
  • 一篇有理论说服力和独立见解的力作——读《有关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的几个问题》有感

    苏振芳

    2001年02期 157-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41 ] |[阅读次数:1 ]
  • 厚积薄发 兼容并蓄——评《小说辞章学》

    宗廷虎

    2001年02期 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66 ] |[阅读次数:0 ]
  • 一部“史”“论”结合的力作——沙平《汉语描写语法学方法论》评介

    芜崧

    2001年02期 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79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