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骆焉名
加入WTO ,我国将进一步融入国际经济体系 ,形成国内、国际结合的大市场。马克思关于国际价值的理论 ,是我国外贸和物价工作的重要理论依据。本文阐述了国际价值的含义和作用 ,提出开展物价工作要树立商品价值决定的新观念 ,运用国际价值理论 ,正确发挥价格杠杆作用 ,维护对外贸易的公平竞争 ,正确处理价格纠纷 ,深化价格体制改革以适应我国加入WTO后的新形势
2001年01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50 ] |[阅读次数:0 ] - 黄铁平
本文提出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的 4条新思路 :一、由过去单纯追求产量增长转移到产量和质量并重、更加注重质量、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二、用降低生产成本方式取代农产品提价。三、在努力挖掘农业内部就业潜力的同时 ,大力拓展非农产业的就业空间。四、增收和减负并重 ,增收先减负 ,减负先减人
2001年01期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71 ] |[阅读次数:0 ] - 陈晋
本文剖析了经济启动过程中政府投资推进与民间投资乏力并存的现象 ,指出了民间投资滞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制度性障碍 ,而不是市场性运作所产生的“挤出效应”。虽然政府投资为民间投资作了多元空间的铺垫 ,但由于市场、产业、创业方面准入的壁垒 ,以及金融、税收、出口等方面的制度障碍 ,使得民间投资跟进乏力。因此 ,作者提出 ,启动民间投资必须兼顾制度、市场、技术几个方面 ,切实改善民间资本运作的环境 ,通过扩大多种民间投资 ,更有力地促进经济增长
2001年01期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19 ] |[阅读次数:0 ] - 祝健
在金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国际银行业出现了许多值得重视的发展动向。面对即将加入WTO的中国银行业 ,必须顺应潮流 ,扬长避短 ,构建新的发展模式 ,努力缩小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差距 ,以应对严峻的挑战
2001年01期 18-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48 ] |[阅读次数:0 ] - 郑淑蓉
面对以BtoB、BtoC为主的两类电子商务 ,企业应该慎重选择并积极推进符合自身发展要求的电子商务模式 ,使电子商务成为企业开拓市场、增加利润的创新力量
2001年01期 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32 ] |[阅读次数:0 ] - 黎元生
农地 (农用土地 )属于不动产资源 ,农地流转是通过其产权让渡来实现的。随着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农地产权市场化配置的程度不断提高 ,亟须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农地产权制度
2001年01期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38 ] |[阅读次数:0 ] - 苏振芳
网络传播媒体的发展 ,使不同思想文化力量的政治较量日趋白炽化 ,它不仅削弱了党和政府对舆论导向的控制力 ,而且带来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竞争和冲突。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自身的特点。为了顺应时代潮流 ,思想政治工作要主动出击 ,占领网络阵地的制高点 ,迎接网络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挑战
2001年01期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251 ] |[阅读次数:0 ] - 王建华
科技负效应产生的后果在全球范围内日益严重。本文认为科技负效应的根源在于人 ,在于人类对科技应用的不恰当。消除科技应用的盲目性 ,把它的发展限定在有利于人类、有利于改善人与自然关系的轨道上来 ,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向科学技术提出的新要求。为此 ,必须改变传统价值观念 ,树立起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核心的新的科技观
2001年01期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941 ] |[阅读次数:0 ] - 林滨,孙燕华,王光明2001年01期 4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132 ] |[阅读次数:0 ]
- 郑家建
本文在反思已有的理论成果的基础上 ,提出一种新的“传统观” ,即“传统是一种没有创造者的创造性”。在这种新的研究视野中 ,初步讨论了中国现代小说史五种小说类型在诗学上与文学传统的内在关系 ,从而揭示中国现代小说与文学传统之间的内在复杂性以及相互影响的复杂过程
2001年01期 49-53+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388 ] |[阅读次数:0 ] - 黄科安
黑格尔在《美学》中关于“诗与散文”的创见性阐释 ,至今让人读来仍有不可替代和可资借鉴的价值。他提出以作家的“掌握方式”作为切入口 ,全面考察和辨析“诗与散文”在构思运作、美学内涵和语言表现等方面的本质区别 ,充分体现了这位美学大师高屋建瓴的理论视野和气魄非凡的大家风范。但是由于这一理论阐释建构在“扬诗抑文”的观念基础上 ,这种先入为主的文类偏见 ,势必影响对“散文”作出客观公正的阐释。因而黑格尔这一富有创见性的理论建构难免带有明显的片面和局限
2001年01期 5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627 ] |[阅读次数:0 ] - 李玲
“女人”二字在穆时英眼里 ,只有“女” ,没有“人”。她们一会儿是“我”品鉴、消受的尤物 ,一会儿是捕诱、伤害“我”的猎手 ,独独不可能是与“我”站在同一地平线上的“人”。在两性捕和诱的扑朔迷离中 ,穆时英出色地编织了一层层华美而又忧愁的诗意 ,但这诗意的温存 ,仍然不掩他那都市浪子之心的浅薄与孱弱
2001年01期 6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735 ] |[阅读次数:0 ] - 陈庆元
谢章铤是近代重要的文学家 ,他兼工诗、词、古文、骈文 ,并在词学理论、方言研究等方面有重要建树 ,谢氏学术思想主要表现在经学致用和治学不立门户两方面。谢章铤一生著述颇丰 ,刊本《赌棋山庄全集》多达 76卷。其传世稿本多达 15种 37册 ,其中《乐此不疲随笔》、《便是斋琐语》、《我见录》等为未刊稿。稿本中还有数百首诗、词、文为刊本所未收 ,已刊篇目的文字与稿本也有异同。本文对谢章铤传世稿本的庋藏、流传情况、款式、价值等方面作了初步探讨和研究
2001年01期 67-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259 ] |[阅读次数:0 ] - 伍大福
《绿野仙踪》从儒家文化的本源上映照出现实的荒谬 ,从其思想核心、思想基础、政治理想三个层面暴露了儒家文化的变异衰微 ,已失去其原有的治世活力。小说写到部分儒士的暂时成功是在修道成仙者冷于冰的帮助下获得的 ,揭示了儒家文化的理想已彻底失落
2001年01期 7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259 ] |[阅读次数:0 ] - 陈怡
北宋诗人王令的诗歌大胆地抨击黑暗的社会现实 ,反映民生疾苦 ,批判锋芒指向宋朝统治者。同时 ,展示诗人从立志报国、拯救民生到绝意仕途的心灵历程 ,表现出诗人的浩然正气和道德情操。他受韩愈、孟郊、李贺、卢仝影响 ,并得益于李白、杜甫 ,在摹仿中有所创新 ,但有说理浅薄、生硬粗糙的毛病。对王令诗歌应作全面和公正评价 ,在中国文学史上给予应有的地位
2001年01期 7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323 ] |[阅读次数:0 ] - 洪晨晖
在日语教科书或日汉词典上 ,对“あなた”一词的解释 ,就是“你”或“您” ,所以 ,许多学习日语的人由于受母语的影响 ,常常不分场合不分对象毫无顾忌地使用“あなた”一词。但是 ,日本人在实际生活中 ,常常是根据说话人和听话人的亲疏关系、年龄、性别、社会地位、心理状态以及不同的场合 ,来区别使用不同的对称词 (第二人称代词、亲属名称、地位、职业名称等 )。在这些对称词中 ,学习者最容易误用的就是“あなた” ,本文拟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来探讨一下现代日语中“あなた”一词的用法
2001年01期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714 ] |[阅读次数:0 ] - 陈鸿
《增补汇音》是继《汇集雅俗通十五音》之后 ,又一部反映漳州地区方言的通俗韵书。《增补》收《汇集》韵字近三分之二 ,受《汇集》影响颇深 ,书中四处标明“漳腔”,所以漳州音不是其本音。本文通过具体的分析、比较 ,认为《增补》反映的本音当是漳浦以东 ,接近龙海、厦门的语音
2001年01期 90-93+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24 ] |[阅读次数:0 ] - 夏祖恩
《诗经》不仅是中国的文学性诗歌名篇 ,也是史学作品 ,它是中国的“史诗”。《诗经》与古希腊《荷马史诗》相比 ,有中国自己的史诗特色。虽反映社会历史 ,但缺乏专题性。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浓烈 ,显示思维的原始朴素性。具有现实性思想 ,揭示斗争热点。文史交融浑一 ,本能凸现艺术。何以有如斯之史诗特色呢 ?中国奴隶社会制度特征影响了《诗经》的内容。中国史学起源早 ,有反映当代事件的能力。中华民族的经验思维、八卦思维及五行思维对《诗经》有一定的影响。中国早期的“天命”、“鉴戒”史观成为《诗经》的基因
2001年01期 9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598 ] |[阅读次数:0 ] - 陈伯强
本文认为研究朱熹治学上的创新精神有重大意义 ,并提出了下列三个学术观点 :1、扩前圣之所未发。 2、格物致知穷理力行。 3、百倍其功 ,不远而复。这三点构成了朱熹治学上的创新之路
2001年01期 99-10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149 ] |[阅读次数:0 ] - 林友华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历史发生重大转折时的重大事件 ,是中华民族壮大自己、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可惜这航海史上的辉煌壮举后来竟被视为劳民伤财的弊政加以禁止。于是 ,中国从对外开放走向闭关锁国。郑和下西洋的规模远远大于后来的哥伦布之辈的“地理大发现” ,但对于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则远逊于后者。其主要原因 :前者是为提高明王朝的政治声望而不惜钱财 ;后者是为经济扩张而不惜冒险发财。可见 ,如果完全不顾经济效益 ,即使再辉煌的事业也必定难以为继 !闭关自守无异于自我窒息 ,面向世界才有出路和活力
2001年01期 103-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107 ] |[阅读次数:0 ] - 傅朗
嘉庆五年出使琉球的赵文楷是清朝历任册封使中对下属约束最严格、自身最清廉的一位。他限制封舟贸易的货物数量和种类 ;减少册封使团庞大的日常生活开销 ;免去琉球国王为册封使所设的 7次国宴 ,并拒收国王赠送的礼金。这既切实减轻了琉球的经济负担 ,又融洽了中琉关系。赵文楷等人还就书法、语言文字、诗歌等与琉球人士进行广泛、密切的交流 ,促进了中国文化在琉球的传播。由于在海途遭遇风暴和海盗的双重打击 ,赵文楷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 ,回国 7年后 ,就猝死于任上 ,时年 4 8岁
2001年01期 109-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323 ] |[阅读次数:0 ] - 王长英
徐火勃是明代福州著名藏书家、文学家 ,其一生藏书七万余卷 ,写有题跋 ,编有书目 ,在中国藏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本文对徐火勃的情况进行必要的考证 ,澄清了有关徐火勃生卒年、藏书量、藏书楼、藏书散出等史实 ,为徐火勃的研究提供较为准确的依据
2001年01期 114-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306 ] |[阅读次数:0 ] - 林平汉
辛亥革命前后 ,福建社会民主思想茁长 ,改革呼声日益增强 ,商业研究所应时而生 ,不仅下设夜习学校、商团公会、体育会 ,而且创办《福建商业公报》、《商业杂志》等进步刊物 ,大力宣传资产阶级实业建国、发展民族经济的思想。认为 ,“经济界之枢机掌握于商业” ,必须农工商并举 ,各尽其职。鉴于当时“商情涣散”,呼吁尽快召开国会 ,督促政府“整理财政” ,保障商业繁荣 ;通过发展工业 ,努力提高生产水平 ,以及多渠道筹集资金 ,吸引外资 ,“以厚资本” ,解决建设资金的紧缺 ,使中国早日得以民富国强
2001年01期 119-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92 ] |[阅读次数:0 ] - 倪宗武
本文对高师中文专业现行课程体系进行了回顾与剖析 ,认为它曾经培养出大批人才 ,支撑起半个世纪共和国的教育大厦 ,其功不可没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 ,那种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育原则已难以适应时代与社会的需求 ,改革势在必行。文章阐述了在当今教育活动中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及素质提高之间的关系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 2 1世纪高师中文专业课程体系新的改革构想
2001年01期 124-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17 ] |[阅读次数:0 ] - 郭丹
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势所必然 ,但目前遇到三个巨大障碍 :一是语文教材的陈旧落后 ,二是高考升学指挥棒的制约 ,三是教师教学方式的八股化。因此 ,在教材和考试制度未彻底改革的时候 ,语文教学观念和语文教师素质应先有大的突破和改变。应该树立语文既是一门科学 ,又是一门审美艺术的观念 ,全面提升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审美修养
2001年01期 129-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483 ] |[阅读次数:0 ] - 应祖国
如何提高“两课”的教学效果 ,是目前“两课”教学改革中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认为 :在教改中教师运用好案例教学法可以“对症下药” ,对提高教学效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文章对实施案例教学应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作了历史的分析和理论的阐述 ,有利于促进对“两课”教学改革的深入思考和探讨
2001年01期 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46 ] |[阅读次数:0 ] - 连莲
公共教育学的教学质量问题多年来一直是高师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难点。本文对高师公共教育学课程教学质量未能根本好转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 ,我国教师职业专门化进程缓慢是其深层原因 ,部分高师院校办学方向不明确是关键原因 ,公共教育学自身教材建设薄弱是直接原因 ,任课教师素质问题是现实原因。指出 ,要彻底扭转公共课教育学的教学质量 ,必须从宏观社会环境到高师办学思想 ,从学科教材到任课教师进行素质系统改革、综合治理、统筹建设
2001年01期 135-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322 ] |[阅读次数:0 ] - 李涛
建构立体型家庭教育模式是对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开放式教育模式的积极探索 ,该模式重视与学校、园所、社区等社会系统实现资源共享 ,相互促进 ,以期形成一个具有可持续发展意义的家庭教育体系。本文结合笔者对教育整体性效应、可持续发展、个体社会化、家庭教育现状及现代社区规划等若干问题的思考 ,旨在探讨建构立体型家庭教育模式的可行性
2001年01期 139-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397 ] |[阅读次数:0 ] - 严凤
本文认为 ,要提高现有高师的声乐教学质量 ,首先必须抓好声乐教学的最基本环节 ,即呼吸训练 ,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其次 ,必须根据学生的水平、特点选择曲目 ,并注意到曲目的深浅、难易、质量等的渐进辩证关系
2001年01期 142-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211 ] |[阅读次数:0 ] - 唐芸
本文综述 2 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情报资料工作所面临的挑战 ,并结合实际探讨实现高校情报资料工作现代化所应采取的具体对策
2001年01期 146-148+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25 ] |[阅读次数:0 ] - 何素芳,陈伟达
本文阐述知识经济的特点 ,知识经济与档案、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关系 ,提出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为发展知识经济服务的一些措施和手段
2001年01期 149-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78 ] |[阅读次数:0 ] - 李建建2001年01期 152-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下载次数:48 ] |[阅读次数:0 ]
- 林金水,赵建群2001年01期 153-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91 ] |[阅读次数:0 ]
- 段春旭2001年01期 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125 ] |[阅读次数:0 ]
- 2001年01期 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18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