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下星星火 南北东西燃

    林戬

    <正> 正当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热烈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议,全党一心,举国一致,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新的转折时刻,迎来了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率领工农红军第四军入闽创建革命根据地五十周年的光辉节日。在这个伟大的节日里,点燃千挂鞭炮,擂响万面金鼓,也难以表达我们福建人民内心的欢欣;举起千束鲜花,舞动万朵彩云,也难以表达我们胸中的激情。三中全会指出:“历史地、科学地认识毛泽东同志的伟大功绩,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普遍原理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是新时期理论战线上的崇高任务。因此,学

    197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4k]
    [下载次数:20 ] |[阅读次数:186 ]
  • 红四军入闽与闽西工农武装割据

    郑锦华

    <正>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为夺取革命的新胜利,毛泽东同志根据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按照当时的具体情况,亲手创建了第一支中国工农红军和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崭新道路,这是无产阶级革命史上的伟大创举。毛泽东同志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完整地说,就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的紧密结合。这个三位一体,就是实行“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

    197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5k]
    [下载次数:79 ] |[阅读次数:222 ]
  • 无产阶级国际政策的一个重要原则——关于利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问题

    刘开通

    <正> 粉碎“四人帮”以后,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在领导我们深入揭批“四人帮”,加速四个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同时,遵照毛主席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利用帝国主义各国之间的矛盾,发展同更多国家的友好关系,扩大和巩固了国际反霸统一战线,给苏联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斗争实践证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无比正确,利用矛盾、联合反霸的方针威力无穷。但是,无产阶级在当代国际斗争中这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策略,一直遭到苏联社会帝国主义分子的恶毒攻击,这是不足为奇的。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些假马克思主义者,像我国

    197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5k]
    [下载次数:44 ] |[阅读次数:315 ]
  • 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的作用问题

    吴恒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应该坚决实行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注意把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手段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干部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我们要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实现四个现代化,就要用科学的态度去对待价值规律,有效地运用价值规律去推动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价值规律和其他经济规律一样,是客观存在的东西,是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只要商品生产存在,价值规律就一定会起作用。我们只能研究它,认识它,正确利用它来为人民谋福利,而决不能用人们主观意志来改变或消灭它。

    197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2k]
    [下载次数:38 ] |[阅读次数:290 ]
  • 奖励是实现按劳分配的必要形式

    黄文忠

    <正> 社会主义建设中要不要对劳动者实行奖励?这是一个被“四人帮”搞得混乱不堪的问题。以破坏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毁灭无产阶级专政的物质基础、复辟资本主义为罪恶目的的“四人帮”反党集团,肆意诋毁按劳分配,尤其在奖励问题上大做反革命文章。他们在上海组织编写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一书中竟然胡说,社会主义企业实行奖励制度,“必然会腐蚀人们的思想”,“使企业走偏方向,滑向修正主义邪路”。把社会主义的报酬形式当作资本主义加以大张挞伐,严重搞乱了人们的思想,给革命和建设带来了严重危害。

    197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18 ] |[阅读次数:274 ]
  • 福州方言俚谚语特征初探

    邹光椿

    <正> 成语、谚语、俗语等等是语言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劳动人民在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地方俚谚语,则是一个地区人民在斗争中的经验和才智的反映,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从文学角度看,俚谚语是民间文学、口头创作、戏曲艺术的源泉;从社会学角度看,俚谚语为研究地方民情风俗和编撰地方志提供必要的资料和线索;从语言学角度看,俚谚语是研究词汇(包括方言词汇)、方言史、编纂方言词典的重要材料。拙文正是从语言学角度,对福州方言俚谚语作些探索研究,并就正于行家和同志们。

    197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5k]
    [下载次数:227 ] |[阅读次数:262 ]
  • 洪深先生在厦门二三事

    吕荣春

    <正> 一九七八年夏初,当高大的凤凰木喷发出火红的花朵的时候,我因参加厦大等九院校《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材协作会议,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厦门,住在鼓浪屿招待所。会议休息的日子,东道主组织全体代表渡海到厦大参观。我原是厦大校友,本来是无需再去的,但我还是随着大家去了,因为我想乘这个机会看一看厦大校园里的一座深黄色的小楼。一九四八年春季至冬季,我国著名戏剧家洪深先生在厦大外文系任教时,全家就住在这座小楼里。那

    197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55 ] |[阅读次数:179 ]
  • 试论现实主义的胜利

    李联明

    <正> 一围绕着对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一封信的不同解释,现实主义与世界观的关系,成为文艺论争的一个重大课题。现代修正主义者歪曲恩格斯的原意,鼓吹世界观和创作方法的对立,编造所谓反动作家也能写出优秀作品的神话。这种谬论理所当然地受到了严肃的批判。但有些同志的批评是简单地“对着干”,以“等同论”代替“对立论”。有的把创作方法当成世界观的演绎和引伸,似乎有几分进步世界观就有几分的现实主义。有的文章谈论巴尔扎克,列举的尽是他倾向于共和主义的材料,对于作家在一系列论文和作品中关于王权和宗

    197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6k]
    [下载次数:65 ] |[阅读次数:275 ]
  • 论《女神》的时代精神

    孙绍振

    <正> 一、彻底革命精神的壮丽颁歌要真正理解《女神》的思想价值,首先就应该读懂《凤凰涅槃》。凤凰在新旧年代交替之际,自觉地点燃了一场烈火。一方面,烧毁了旧我,使新我诞生;一方面烧毁了旧的“宇宙”,使新世界诞生。这双重的“破坏和创造”,正是《女神》全部社会革命和自我思想革命要求的概括。这一场改造旧世界和改造旧世界观的烈火,一方面是“五四”当天,赵家楼上那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卖国军阀的烈火的写照;另一方面也是当年

    197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4k]
    [下载次数:325 ] |[阅读次数:273 ]
  • 读《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兼谈鲁迅思想的质变

    俞元桂

    <正> 一九二七年七月间,鲁迅在广州夏期学术演讲会作了题为《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的演讲,(以下简称《演讲》)论述汉末魏初、魏末、晋末的作品与时代环境和作者经历的关系,例证生动,见解新颖而深刻。这次演讲的时间,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鲁迅借孔融、何晏、夏侯玄、嵇康等的被杀,寄托他对国民党反动派疯狂屠杀共产党人的无比愤怒和强烈谴责。这是一篇精辟的文学史论,又是一篇锋利的杂文,也是研究鲁迅思想质变的文献。

    197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3k]
    [下载次数:1108 ] |[阅读次数:268 ]
  • 略谈《于无声处》的结构艺术

    吴锦濂

    <正> 话剧《于无声处》出现后,立即博得全国文艺界和广大观众、读者的赞赏,被称为“戏剧舞台上的一声惊雷”,各地专业和业余话剧团争相献演,誉满全国。这个四幕剧虽然只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天安门广场的革命群众运动,但它准确地把握了天安门事件悼念周总理、反对“四人帮”的主题,在结构艺术上又有独特的地方,很值得我们探讨和学习。《于无声处》结构艺术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运用“锁闭式”的结构形式,巧妙地把打动千百万人心弦的重大题材,集中在四幕一景、六个人物、九个小时内表现出来,做到了事

    197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下载次数:59 ] |[阅读次数:269 ]
  • 拿破仑政权性质试探

    程镇芳 ,林贤报

    <正> 如何评价拿破仑一世,国内外学术界历来争论不休。1975年我国也出现一股“拿破仑热”,但在“四人帮”的干扰破坏下,评价拿破仑被引上所谓反复辟的邪路。打倒了“四人帮”,清算影射史学的恶劣影响,拔乱反正,评价拿破仑又重新回到学术讨论的轨道上来。本文拟就近年来在评论拿破仑上的意见分歧谈一点看法。

    197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
    [下载次数:185 ] |[阅读次数:220 ]
  • 歌仔戏《七字调》的形成与发展

    王耀华

    <正> 歌仔戏是流行于台湾省各地,福建省的龙溪专区、晋江专区、漳州市、厦门市,以及海外侨区的一种地方戏曲剧种。在福建,由于主要流行于芗江流域一带,所以也称之为芗剧。歌仔戏是台湾人民和福建人民辛勤劳动的艺术结晶。它是由闽南漳州一带的锦歌,传到台湾,同采茶、车鼓等民间艺术形式相互融合,发展为台湾歌仔阵、落地扫、歌仔戏,然后又由台湾传回福建的。在歌仔戏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音乐创作经验,可为我们进一步发展戏曲音乐、进行音乐创作提供参考。因此,本文拟就这些方面作些初步探讨。重点在于音乐分析,其中虽亦涉及历史沿革问题,但不作历史学的考证,而只作一般阐述。

    197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7k]
    [下载次数:489 ] |[阅读次数:260 ]
  • 论汉字的发展与停滞

    陈天泉

    <正> 文字是记录有声语言的符号体系,是人类交际的重要辅助工具。它扩大了有声语言的交际作用,使之能传远留久。汉字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古老的文字体系中独立发展起来的一个。我国文字学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丰富的实物资料。我国文字学中的“六书”理论是优秀的文化遗产。十九世纪以来,人们在世界范围内相继发现了多种已经死亡或尚未死亡的语言文字。它扩大了人们的眼界,使文字学有了新发展。人们对文字发展的一般规律,即从图画文字——

    1979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0k]
    [下载次数:141 ] |[阅读次数:242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