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背景下的全球气候治理: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态路径Global Climate Governance in the Context of Carbon Neutrality:China's Ecological Approach to Building a Human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肖兰兰;
摘要(Abstract):
当前大多学术研究着重聚焦于把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背景因素或自变量,探讨其对全球气候治理的影响,而对两者关系的“反向”研究,即全球气候治理如何影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却鲜有涉及。鉴于全球气候治理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方式的规塑和约束,它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背景与基础、价值共识以及方向与路径无疑会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日益加剧使得世界各国客观上共同命运情势更加强烈,全球气候治理已经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基础与背景,不仅巩固和增强了人类社会共同命运的价值共识,而且从政治、经济、安全、文化和生态五个层面对人类命运共同体“五个世界”的构建提供了具体而现实的方向与路径。当前,碳中和已经成为全球性潮流。在此背景下,中国要通过积极推进碳中和目标、不断贡献中国智慧、积极参与全球气候制度建设、加强绿色丝绸之路建设以及加强与发达国家的气候外交等方式,不断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五个世界”的构建。
关键词(KeyWords): 碳中和;全球气候治理;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共同体;“五个世界”
基金项目(Foundation): 202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研究”(21BKS089)
作者(Authors): 肖兰兰;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参见李慧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的全球气候治理新形势及中国的战略选择》,《国际关系研究》2018年第4期,第3-20页;王瑜贺:《命运共同体视角下全球气候治理机制创新》,《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第26-33页;杨永清、李志:《“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全球气候治理的国家责任》,《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年第4期,第24-29页。
- (2)陈永森、陈云:《习近平关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重要论述的理论意蕴及重大意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1年第6期,第18-19页。相似观点还参见李波、刘昌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全球气候治理:中国方案与实践路径》,《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9年第5期,第170-177页;孙悦、于潇:《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中国推动全球气候治理转型的研究》,《东北亚论坛》2019年第6期,第112-123页;彭本利:《习近平共同体理念下的环境治理和全球气候治理》,《广西社会科学》2018年第1期,第1-5页;康晓:《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的亚太区域气候治理:观念与路径》,《区域与全球发展》2018年第1期,第81-93页。
- (3)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291页。
- (4)张丽华、刘殿金:《责任转移视域下全球气候治理及中国的战略选择》,《理论探讨》2020年第5期,第47页。
- (5)需要强调的是:文章论证全球气候治理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生态路径和实践,并不意味着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唯一路径和实践,更不是否认其他领域实践行动的重要性。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积极倡导的一个人类社会的未来愿景,几乎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必然需要通过不同的维度和领域予以积极实践,全球气候治理只是众多维度和领域之一。但由于气候问题缘起的世界性、治理的全球性和影响的深远性,全球气候治理无疑已经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领域并将日益凸显其重要价值。
- (6)习近平:《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人民日报》,2021年4月23日第2版。
- (7)UNEP,“Why Does Climate Change Matter?” January,2020,https://www.unep.org/explore-topics/climate-change/why-does-climate-change-matter,July 22,2021.
- (8)《领导人气候峰会备受关注专家:地球二氧化碳浓度已达到8万年来最高值》,2021年4月24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7887145275069495&wfr=spider&for=pc,2021年5月25日。
- (9)习近平:《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人民日报》,2021年4月23日第2版。
- (10)IEA,“World Energy Outlook 2021,” October 2021,p.16,https://www.iea.org/topics/world-energy-outlook,December 1,2021.
- (11)“Glasgow Climate Pact,” Decision -/CMA.3,November 13,2021,https://unfccc.int/process-and-meetings/conferences/glasgow-climate-change-conference-october-november-2021/outcomes-of-the-glasgow-climate-change-conference,November 15,2021.
- (12)何建坤等:《全球低碳经济潮流与中国的响应对策》,《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第4期,第19 页。
- (13)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习近平外交思想学习纲要》,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48页。
- (14)⑥ 周安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探讨》,《法学评论》2018年第4期,第27、18-20页。
- (15)赵汀阳:《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年,第75页。
- (16)习近平:《坚定信心共克时艰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2021年9月21日)》,《人民日报》,2021年9月22日第2版。
- (17)陈永森:《生态马克思主义对历史唯物主义与生态学关系的理解及其启示》,《思想理论教育》2015年第3期,第43页。
- (18)当然不光是一个地球气候系统安全稳定的“自然世界”,更有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发生根本转型后形成的清洁美丽的“经济社会世界”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及其基础上的人与人、国与国和谐共生的“人类世界”。
- (19)《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20年9月23日第1版。
- (20)陈永森、陈云:《习近平关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重要论述的理论意蕴及重大意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1年第6期,第22页。
- (21)《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强调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人民日报》,2021年3月16日第1版。
- (22)2019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世界总量的30%,温室气体排放量占世界总量的28%,具体详见:J.G.J.Olivier and J.A.H.W.Peters,“Trends in Global CO2 and Total Greenhouse Gas,” PBL Netherlands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Agency,The Hague,December,2020,pp.36-45.
- (23)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44、43页。
- (24)虞崇胜:《殊方共享:“一带一路”内含的人类文明机理》,《天津社会科学》2020年第2期,第80页。
- (25)李慧明:《欧美气候新政:对全球气候治理的影响及其限度》,《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第29-30页。
- (2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第3页。
- (27)习近平:《坚定信心勇毅前行共创后疫情时代美好世界——在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的演讲(2022年1月17日)》,《人民日报》,2022年1月18日第2版。